监护仪的警报声刺破ICU的宁静,
57岁的裴先生(化姓)命悬一线。
就在几小时前,
他还在高铁站与家人通话,
此刻却因心跳骤停躺在抢救床上
......
(图源:AI生成)
72小时生命拉锯战里的重重危机
5月12日下午,裴先生在广州南高铁站突然昏厥,心跳呼吸骤停。广州南站工作人员立即展开抢救,AED显示室颤,经过2次电除颤和23分钟持续心肺复苏,终于恢复微弱心跳。随后,生命垂危的裴先生被紧急送至广东祈福医院急诊科。
急诊团队迅速为他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结合症状以及相关检查,裴先生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心内科介入团队在造影中发现患者左主干末端狭窄50%,三支主要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高达80-95%,这意味着患者的心脏随时可能完全停止供血。由于病变复杂,介入手术风险极高,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将患者转入ICU进行高级生命支持,一场与死神的殊死较量正式展开。
在ICU里,医护团队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生命保卫战。呼吸机维持着裴先生的氧合,冰帽保护着濒临死亡的脑细胞,强效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然而,死神并未轻易退却。5月15日上午,医护人员发现裴先生突然出现左侧肢体完全瘫痪,双眼向右侧凝视。紧急头颅CTA检查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阳文浩迅速会诊,判断必须立即进行取栓手术,否则将面临永久性偏瘫甚至死亡。
(左侧红色区域存在血流灌注不足)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神经内科团队立刻为裴先生进行颅内动脉取栓术。在精细操作下,微导管精准抵达闭塞部位,成功取出血栓,造影显示血流恢复的那一刻,所有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术后,在ICU和神经内科的精心治疗下,裴先生的情况一天天好转。从最初的昏迷不醒,到能够自主睁眼,再到可以简单对答、独自稳坐。6月上旬,他顺利出院,进行进一步康复锻炼。
"这类患者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阳文浩副主任医师深有感触地说,"从心跳骤停的现场急救,到冠脉造影的快速决策,再到脑梗发作时的及时取栓,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这个危机重重的救治案例,不仅展现了广东祈福医院在处理急危重症方面的强大实力,更凸显了多学科协作在现代医疗中的关键作用。从急诊科到心内科介入团队,从ICU到神经内科,每一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共同铸就了这个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