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宝宝已经三个月了,此刻正躺在我身边安静地睡着,梦里还不时露出甜甜的笑容,我轻轻地把他柔柔胖胖的小手放在脸上,从心底涌起温馨幸福的感觉,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一刻。
真是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他,如果当时选择放弃他,现在的日子会是什么样。
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这么多的日日夜夜是怎么走过来的。
第一次听到“肺囊腺瘤”这几个字,是在2012年的7月份。
当时我怀孕5个多月,去医院做大排畸检查,夏天的天气闷热,等待检查的孕妇又很多,我坐在B超室门口那里等了好久才排到。当我躺在检查床上的时候,就好像之前所有的检查一样,心里想着又能够看到宝宝一次,心中充满了盼望。记得当时我的心情很轻松,检查时还和医生在聊天,没有一点不好的预兆,直到说着说着,医生的语速渐渐慢了下来,也一点点地皱起了眉头,表情也严肃起来,不再我和说话,手中的检查器却一直不停地在肚子上滑来滑去,我渐渐感觉到了气氛有点不对了,就这样检查了好一会儿,医生转过身来,对我说了一句话:有点问题,还挺严重。
一时间,我没有缓来神来,就觉得医生不是在和我说话,不是在说我的宝宝“有问题”。我实在不敢相信我的宝宝怎么会“有点问题,还挺严重”呢?我还躺在那里傻傻地问医生:你是在对我说吗?是说我的宝宝有问题吗?有什么问题啊,严重吗。。。。。。
但是医生却没有回答我,而是收起了检查器械,又对我说:不是我打击你,是你的胎儿肺部好像有点问题,需要进一步确诊,等一会儿主任会再给你检查,做一下会诊。
当时我就有点蒙,心里在一遍遍地重复着医生的话:肺部有问题、肺部有问题,肺部会有什么问题呢?从B超检查室出来,我站在走廊里,很茫然地,就像傻了一样,在不停地想,不停地痴痴呆呆地问自己:宝宝的肺部怎么会有问题呢,我和宝宝的爸爸都这么健康,肺部都没有问题,宝宝怎么会有问题呢。。。。。。又想起刚才医生说要会诊的事,就认为一定是刚才那个医生经验太少,把结果给搞错了,我的宝宝不会有问题的。
等待医生的那几分钟,我感觉好象在走廊里站了好久好久,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乱极了,盼望着再做会诊,推翻刚才的结论。直到B超室的主任来后,叫我再次进去检查。
再次躺在检查床上的时候,心里很忐忑,再也没有刚才的那种轻松心情,可是心里却在盼望着医生会说出“没问题”“搞错了”, 时间在一分一钞的过去,医生的检查仪也在不停的滑动,可是我没有听到“没问题”,也没有听到“搞错了”,而是听到这辈子第一次听到的一个词:胎儿肺囊腺瘤!
现在这个医学名词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这段时间我不知道翻阅了多少这方面的资料,不知道和医生、网友说过多少次,可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个词真是太陌生、太可怕了,我对于此真是一无所知。
B超室的主任是一位非常负责的医生,在她看来,这个问题很严重。她拿来了一本关于B超检查畸形的书,找到“胎儿肺囊腺瘤畸形”这一部分,指给我看,告诉我这种畸形的情况有多严重,宝宝的预后有多不好。而且非常明确地告诉我:肺囊腺瘤的宝宝不能留,一定要引产。
我只记得当时听到“引产”后,脑袋“嗡”的一声,站都站不稳了,下意识地摸了摸鼓起的肚子。那么热的天气,我却出了一身的冷汗,感到那么冷,浑身都好像在打冷颤。我拿着B超的检查报告单,有点不知所措,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对照书上的描述,希望能找出报告单上的结果和书上写的不是一样的地方,证明报告单上的结果是错的,可是书上的描述和报告单的描述是一样的,“肺囊腺瘤”这几个字就清清楚楚地写在那里。我心里仅存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这几个字一遍又一遍刺痛着我的心。
我拿着报告单站在那里,整个人都呆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B超室的主任提醒我,让我拿着报告单去找产科医生,去说明一下我的情况,请产科医生再给我详细地解释一下。
我只能来到产科医生的诊室,把报告单拿给她看,产科医生看了结果后,也不乐观。对我说宝宝的整个右侧肺都没有正常的肺组织,肺叶里面充满了非肺组织,而且因为非肺组织占据了正常的肺组织的空间,所以正常的肺组织没有形成,而且以后也不可能再长出来了,这就意味着宝宝的右侧肺是没有的。这样的宝宝生出来后,右侧肺不能正常的呼吸,孩子是不能存活的。当时她还在强调肺是很重要的一个器官,一个人没有肺怎么呼吸、胎儿生出来没有肺是不可能存活下来。听完医生的解释,听着她对我说的种种不良后果,我又只是很机械地点头、点头。。。。。。又不甘心地一遍遍地问着:没有办法了吗?不可能活吗?
从医院走出来,炎热的天气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心里乱极了,跌跌撞撞地走到车里,摸出电话,只想马上打给老公,电话拨通后,开始我还强作镇定,告诉他我来医生作B超检查,结果不太好,检查出宝宝有问题,可是当我告诉他宝宝有“肺囊腺瘤”而且医生建议引产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变成了号啕大哭。
我就这样对着电话哭啊哭啊,好像要把刚才所有压抑的心情全都释放出来,想着肚子里的小生命就要离开我了,永远不能我见面了,心里难过的不得了。
老公知道后开始还在电话里劝我,让我不要太难过,可是后来也沉默了,我知道,他也在难过,也在心痛。
是啊,对于这样一个小生命,在前一刻还在肚子里踢来踢去的小生命,下一刻就要离开,都没有看上一眼爸爸妈妈,没有看上一眼这美丽的世界,做为爸爸妈妈,我们怎么会不心痛呢?
回到家后,心里难过极了,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眼泪却不住的流下来。老公回来后,只是不停地劝我安慰我。其实我知道别看他表面上好像不太在意的样子,其实内心是同样的难受,只不过不想让我太难过而已。
之后我们都不作声了,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话题,尽量放松心情说一些别的事情,可是宝宝不时在我的肚子里踢踢动动的,提醒我还有这个小生命的存在,也许他感觉到了妈妈的坏情绪,变得有些躁动不安。我摸着鼓鼓的肚子,想着也许他在里面也在害怕、也在难过,在想着他是不是就不能来到这个世界了,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他了,我禁不住一次次泪流满面。
想着这一切,我和老公决定,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我之前去的检查的医院,已经是省里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检查结果就已经很权威了,可是我和老公认为也许专业的产科医院见到的病例会多一些,会有更好地解决办法,就决定第二天到另外一家专科妇产医院再去检查一下,心里盼望着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就这样,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专业的妇产医院,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排队、挂号、等待,当我拿着第一天的B超报告单给医生看,心里很害怕,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多希望她能说出好的消息。
我记得当时我极其恳切地问她,这种情况下胎儿期间瘤体能不能被吸收一部分,如果不吸收的话宝宝出生后能不能存活,存活后宝宝的预后情况怎么样?可是她不但没有理解到一个妈妈焦急的心情,反而很冷漠很随便地回答了我一句:这个病灶根本不可能吸收,生出来的孩子也不能活,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引产。
可是当我告诉她说,哪怕有一点的希望我也想要留下这个孩子,不想引产时,我永远也忘不了这名医生当时那种意外和不屑的表情,就好像我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一样。
做为一个妈妈,尽全力要留住自己的宝宝,让宝宝活下来,这样要求有错吗?
我知道,这两家就是省里比较权威的医院了,如果到了这里,医生还是说不行,还是建议引产的话,那么我真的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孩子能留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我只能用几乎央求的语气再次恳求医生:有没有其它的办法能留下来?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这时下一位患者进来了,医生就不再理我。我坐在那里还是不想走,隔着玻璃门,我看见等在外面的老公,突然感到我们很无助,难到我们真的要失去这个孩子了吗?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又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也许是我的眼泪打动了医生,她在看完这个患者后又拿起我的病历手册,在上面写下地址,然后对我说,你去找一个我们科的主任,对她说一下你的情况,科主任可以说是我们市妇产科最权威的专家了,看看她怎么说吧。如果她说不行,那你就不要再坚持了。
我心里一阵高兴,赶紧接过病历手册,太好了,我拿着病历手册,就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出来后我对老公说了刚才的情况,老公也很高兴,我们急急忙忙地找到了科主任的办公室,可是主任不在,当天不出诊。虽然我们有点失望,但想着也许主任会给出我们好的建议,不免心中又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我们来到医院,可是主任还是不在。
第三天,老公出差,我自己一个人来到医院,护士告诉主任在做手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手术室,我就只好等在那里,终于见到了主任。可是主任看到B超报告单后,依然还是那两个字:引产。
医生看到我很难过,还安慰我说,这样一个孩子生下来,即使能呼吸,能活下来,生活质量也不会很好,有一半的肺没有功能,呼吸起来该有多么费力,也许他不能像个正常的孩子那样,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剧烈运动,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一件很残忍的事。与其这样生出来让整个家庭都陷在痛苦当中,还不如不生出来,长痛不如短痛吧!
从医院出来后,我打电话给老公,跟他讲了医生对我说的话,老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虽然我们心中是万分的不舍得,可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啊。真的要生下来一个不健康的宝宝,让他来到这个世界受苦吗?
我的心里也不免犹豫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总是想着医生的那句话:长痛不如短痛。是啊,即便我们有万分的不舍,也不能生下来让他受苦,这样做岂不是做爸爸妈妈的太自私了!
说到这里,就好像很多故事一样,马上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事情就会出现了转机。我的故事,也不例外。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老公的一个电话让一切都改变了。
这时候就和群里的许多妈妈一样,在网络里,我们遇到了俞钢教授。
也许是几天的痛心让我有点无所适从,我居然都没有想到过上网去查一下关于肺囊腺瘤这方面的资料。好在老公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并且在好大夫在线上查到了俞教授,看到了俞教授关于胎儿肺囊腺瘤研究方面的文章,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就马上打电话告诉我,让我赶快去网上看一下。
实事求是地说,当我第一次来到俞教授的个人网站,看到他写的关于胎儿肺囊腺瘤方面的文章时,对于俞教授的观点,还是将信将疑,主要是因为俞教授的观点和我所在当地的医生观点简直是天壤之别,同样是医生,对同样的一种疾病,观点怎么会完全不一样。俞教授认为这样的胎儿不但是能够继续妊娠,而且宝宝生出来后预后也很好,甚至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什么都不会影响。这怎么可能呢?我简直不敢相信。
于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在网站上向俞教授咨询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宝宝到底能不能继续妊娠,能不能继续活下来,俞教授也都一一做了肯定的回答,而且很肯定地告诉我宝宝是能够留下来的,是可以出生的。
随着和俞教授接触的越来越多,也逐渐对这个病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也就越来越相信俞教授了。对于以前的将信将疑也变成了对俞教授的完全信任,直到这时,我和宝宝爸爸知道,我们遇到了好医生,遇到了真正懂得这种疾病的好医生,我们的宝宝得救了。。。。。。
这期间我又找到并加入了“宝宝加油”的QQ群,就好像找到了组织一样,进了群后我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的宝宝和我的宝宝一样得了这种疾病,也有这么多有着相同经历的妈妈,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承受。于是我每天都在“宝宝加油”群里,和许多妈妈一起聊着宝宝,并且互相鼓励、互相打气。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就像俞教授所说的那样继续妊娠,正常产检,安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经历了产前的阵痛后,我的宝宝安全地降生了,随着宝宝出生时那响亮的哭声,我忘掉了之前所有的不快,忘掉了所有的痛,我知道之前所有的付出也都值得了!
宝宝生出来后,宝宝做了CT,显示病灶还是存在的,于是在宝宝出生第八天,俞教授给宝宝亲自做了手术。
虽然我们也心痛这么小的宝宝要接受手术,要忍受术前的各种检查,要忍受术后的恢复时的疼痛,而且期间也有反复、也有波折,但是和宝宝的生命相比,做手术这点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俞教授说,在胎儿肺囊腺瘤这方面,他只是比其他医生多一些了解,向前多走了一步。可就是他多做的这一些了解,挽救了多少个小生命,让多少个妈妈免于承受失去宝宝的痛苦!
如果从优生的角度来说,建议引产的医生也许没错,产前做这么多的检查,不就是为了能够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吗?可是即使面对有问题的宝宝,做为医生,做为妈妈,也不要轻易放弃,轻易地剥夺宝宝生存的权力。
现在,我的宝宝和健康的孩子一样,在健康快乐地成长,每天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笑。
如果说我们有这样的宝宝是不幸的,但是能够遇到俞教授,让我们的宝宝能够存活下来,我们又是太幸运了!而且我相信,我们这些经历过磨难的宝宝,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更坚强、更自信!
感谢俞钢教授,感谢群里所有给过我鼓励的妈妈,并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