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离“心”最近的人
铅衣之下包裹的是一颗医者仁心
印象中,心血管内科的医生都有一个特征:身轻如燕,心灵手巧,做事精准利索。不经意了解背后的原因,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初次见到祈福医院心血管内科洪长江主任,是在介入手术室内,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术前准备,只是抬头轻声招呼了一声,便继续埋头手上的事宜;介入手术需要接受X射线,所以他身上套了一层重达近15公斤的铅衣(防护衣),头上顶着一个铅帽,脖子上套着铅围脖,外面还穿了一套手术服,整个人捂得严严实实,将原本瘦瘦的洪主任撑成了一个“壮丁”。这样的穿着对于普通人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洪主任却习以为常,在手术过程中“举重若轻”,透过屏幕精准找到病人冠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并作精细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处理。介入手术室里密不透风,加上这身装备,“就好像大夏天套了一件皮大衣,做完一台手术,一般就已经全身湿透了”,洪主任说,脱下铅衣那刻,就好像卸下一身重担,身轻如燕。
正在做术前准备的洪长江主任和杨秦南医生
洪主任是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权威专家,也是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科室培养了杨秦南,万雪花,刘红进,梁朝林四位介入手术的骨干医生,孙勇,李彬世2位新生力量;目前这支团队在祈福医院日益壮大,很多病人慕名而来。在医院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医师节评选当中,心内科洪长江主任也拿到了医院的最佳管理奖。
对于从事心血管介入工作20多年的洪主任而言,介入手术就是日常工作,几乎天天都做。但说起介入手术有些人还比较陌生,介入手术是微创及精准医学的代表,其实就是患者躺在医学影像设备(DSA)上,利用射线及对比剂将病人病变清晰呈现在屏幕上,再使用特制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进入血管或器官内进行诊疗的微创性治疗,有别于以往大刀阔斧的开胸手术,介入手术对于患者而言,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
在介入手术中,洪主任通过脚踏开关,打开“造影机”将患者病变清晰呈现在屏幕上,这个过程会放出X射线,穿铅衣就是为了抵挡X射线,但除了穿铅衣的部位外,心内科医生的膝盖以下的腿部、手还有头部仍然暴露在射线之中,这种新型的介入手术可以说是患者的福音,可是对于血肉之躯洪主任这样的介入医生而言却是“魔鬼”,也是无形的健康“杀手”。
心血管内科是胸痛中心的核心科室,一般急救中心送过来的病例都十分危急,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需要心内科医生24小时待命,一旦病人送来,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急诊介入手术,“只要早发现,早就医,及早开通闭塞血管,这样心肌坏死就少,病人救活的几率就越大。”洪主任说,这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此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每个月都有15至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送来祈福医院,这种病例目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一旦发病就会危及生命。来自汕头的林先生就遇到过这么惊险的一次,不幸中的万幸,遇到了圣手洪主任。
9月2日中午,林先生从增城送老板的小孩前往番禺南村华附中学开学,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雨,加上一路塞车,林先生到了学校后感觉胸痛不止,像噎到心紧起来的感觉,特别注重养生的林先生立即警觉到不对,旁边一同前来的同伴迅速将林先生转送至祈福医院急诊,接诊医生立即给林先生做了心电图后,马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洪主任和杨秦南医生迅速为林先生进行了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从林先生到达医院至开通闭塞血管(门球时间:即从病人到达医院门口到血管开通时间)仅用了16分钟,而国际标准是90分钟。林先生说,术后当天症状就消失,6天就康复出院了。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发展进步挽救了众多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是心血管病人的福音。
这样的介入手术,祈福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天大致要做2至3台,一年需要做700多台。据称,一台介入手术下来,医生相当于拍了数百甚至上千张X光片。洪主任就是长期与X线辐射为伴的人,长期裸露在射线之下使他左眼已经出现早发白内障,X射线同时会影响医生的血液系统,导致血细胞异常,肿瘤发生率也比正常人高。
介入手术是一场病人治疗与医生健康之间的抗争,可明知有辐射风险,依旧有医生前仆后继为患者负重前行。每次看见病患顺利健康走出医院,这就是洪主任坚持这份职业的原因,在铅衣之下裹着一颗仁爱之心,让这份以介入为病人解除病患的工作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