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袁女士因父亲过世而精神恍惚,不慎从5楼阳台摔下,全身多达11处骨折,生命垂危被送入ICU。在祈福医院急诊科、ICU、骨科中心及时、正确的救治下,不仅转危为安,并且康复迅速,很快重新站立行走,也重拾了生活的热情。

(温龙飞医生和陆虹护士到袁女士家上门回访)
45岁的袁女士家住祈福新邨,2020年4月5日18:30左右,家住5楼的她不慎从阳台上坠落,附近的邻居看到后,立即拨打120将她送入了祈福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陈文婷医生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没有家人陪同的袁女士进行各项检查。“当时,患者意识模糊,血压低,四肢冰凉,已处于休克状态。”陈文婷说。
眼看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陈文婷立即为她进行补液扩容抗休克,利用床边彩超初步排除了内脏破裂出血的情况。待血压相对稳定后,紧急进行头胸腹部CT检查,发现全身多处11个部位骨折、脱位,如锁骨、肩胛骨、肱骨、肋骨、腰椎、尾骨、骶骨、髋臼、骨盆、耻骨、股骨等,还伴有肺挫伤、右侧气胸。

全身共11处骨折(见红色箭头处)
骨科、ICU强强联合稳定病情,第1场手术耗时5小时
第二天一早,中西医结合骨科李燕南主任带领团队到ICU查看了袁女士的情况,为她进行了左上肢的夹板固定和右下肢的皮牵引,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了病例讨论。
“由于骨折部位多,若一次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对病人的身体承受力是个很大考验。”李燕南说。最终,大家决定在患者整体情况稳定后,分两次进行手术,并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对病人身体的影响。
在ICU时,袁女士出现了创伤性急性肝肾损伤,医生为她进行了CRRT治疗(连续性的肾脏替代治疗)。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护理下,袁女士的肝肾情况逐渐恢复正常。
4月14日上午,李燕南带领杜书军主治医师、吴剑强主治医师、温龙飞医师为袁女士进行了第一次手术,手术共历时5个小时顺利完成,对锁骨、肱骨头和肱骨干等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骨盆进行支架外固定,对股骨髁上骨进行牵引术。术后,袁女士生命体征平稳,送入ICU进行监护观察。
因丧父精神恍惚摔下,以为不能动了内心绝望
4月17日,袁女士全身情况明显好转,转入中西医结合骨科继续治疗。
直到这时,袁女士才说起了事发时的情况。原来袁女士的父亲前几天刚刚去世,一直沉浸在丧父之痛的她整日以泪洗面,精神恍惚。那天,独自在家的她到阳台拿东西,一不小心,竟然从5楼摔了下去。
“当我清醒过来后,发现全身疼痛,一动也不能动,以为一辈子都要躺在床上,再也不能走了,心里十分绝望。”袁女士说,后来李主任带领团队查房,向她详细介绍了治疗思路和方案,并说不要担心,会慢慢康复的,她的心才稍微安定下来,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
二次手术+康复锻炼,恢复喜人顺利出院
4月28日,李燕南带领团队为她进行了第二次的精心手术,将股骨头、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配合中药内服、外洗,并指导袁女士进行四肢功能锻炼。
袁女士惊喜地发现,疼痛逐渐减轻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从原来的一动不能动到能活动四肢,她的信心更足了。“阿姨非常信任医生,积极配合各种治疗,从不叫苦、叫累。”温龙飞说。
在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袁女士的恢复情况喜人,7月初能坐立,8月初能下地站立,8月中旬已能走几步了。8月15日,康复良好的袁女士要求出院。经过评估,袁女士顺利出院。
上门回访,将关爱落到实处
“其实,出院回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所以,我们跟她加了微信,通过微信指导她在家的康复训炼,关心她在家的生活情况。”温龙飞说。
9月19日,温龙飞医生和陆虹护士到袁女士家上门回访。“康复治疗需要时间,不能着急,因此对于不方便回院复诊的患者,我们会上门回访,对他们进行居家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心理辅导等,通过这种方式把工作延伸到患者的家里,真正把对患者的关爱落到实处。”
袁女士见到温医生二人非常开心和激动,从而出现了开头的一幕。目前袁女士已能在家自主行走,生活完全自理,也调试好心情,“重新前进”。
专家介绍

李燕南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广东省康复学会骨关节与风湿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从事骨科专业20余年,曾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天津骨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创伤骨科的急救、诊断及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结核、颈肩腰腿痛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温龙飞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晋大祥教授、佛山市中医院原综合科主任、佛山正骨第四代传人傅强教授,发表SCI及核心论文多篇。
科室地址:1号楼1层东骨科中心
咨询电话:84518222转8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