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life.southcn.com/g/2020-11/27/content_191769571.htm
眼球突出竟然是鼻窦肿瘤惹的祸?因肿瘤“跨界”生长于鼻腔、颅底、眼眶3个区域,压迫到眼球,导致24岁的阿志右眼突出。鉴于手术难度太大,阿志第一次手术未能切除干净,2年后再次复发。这次阿志求助到国内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史剑波教授,在史剑波教授的邀请下,国内鼻颅底手术顶级专家张秋航教授与祈福医院多学科专家联合手术,为阿志彻底清除了肿瘤。

手术进行中
眼突发现鼻窦肿瘤,术后两年复发
湛江的阿志(化名)今年24岁,2018年他发现自己右眼有些突出,一开始没太在意,后来右鼻腔因堵塞发现肿物,到本地医院就诊发现“右侧鼻腔鼻窦眶内颅底肿物”,医生告诉他因肿物较大且跨界生长于鼻腔、颅底、眼眶三个区域,压迫眼球,手术难度很大,以当地的技术水平没法切干净。他想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却总是挂不到号。最后只好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考虑为骨肉瘤——一种恶性肿瘤。
由于肿瘤没有彻底清除,术后阿志进行了规范的化疗、放疗。然而,今年8月,阿志悲催地发现右眼球又外突了,而且不断加重,视物重影、模糊,偶尔会右侧头痛,还流脓涕,丧失嗅觉。
化疗不佳,多学科会诊决定联合手术清瘤
这次,他终于找到了国内著名鼻内镜鼻窦、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专家——祈福医院特聘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副院长、鼻专科主任史剑波教授。
由于肿瘤范围大,史剑波建议先进行化疗,以缩小肿块,但化疗1周收效甚微。
史剑波说:“肿瘤虽然在鼻腔鼻窦,但肿块很大,向上侵犯到前颅底及部分硬脑膜,向外侵犯到眼眶,手术时有可能损伤眼眶,甚至是眼球,导致失明,还可能损伤部分大脑组织。要想保护好眼球和大脑,彻底清除肿瘤,手术难度非常高,而且需要联合神经外科一起手术。”
于是,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神经外科进行了会诊,经过深入探讨认为,鉴于肿瘤进展较快,化疗效果不佳,两个科室联合起来及时手术,一次性将肿瘤切除干净对患者来说是最好的。
顶级专家联合多学科团队,4小时彻底切除肿瘤
为了更好地保障手术质量及安全,史剑波决定邀请国内鼻内窥镜鼻颅底手术顶级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秋航教授,与神经外科高广文主任一起完成手术。
10月31日,经过认真细致的术前探讨后,张秋航、高广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肖文杰主治医师、武俊男主治医师的协助下共同为阿志进行了颅鼻联合进路的肿瘤切除手术。

为避免术后面部遗留瘢痕,他们从阿志的额部发际线上方切开手术,在显微镜下将前颅凹底的肿瘤分块切除,并小心地将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将被侵及的骨质磨除,剥离并切除被侵及的少许硬脑膜外层,接着在鼻内镜的辅助下,将突入右侧眶内的肿瘤细致地切除。最终,手术团队仅用4个小时便将这一跨越鼻腔、颅底、眼眶的肿瘤切除干净,眼球、大脑都没有受损。
术后,阿志面部外形如常,眼球突出明显减轻,视物重影、模糊现象消失。复查头颅CT显示,肿块未见残留。半个月后,阿志康复良好,予以出院。
鼻部骨肉瘤较少见,鼻眼不适应及时就诊
据了解,骨肉瘤是一种起源于未分化结缔组织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最常累及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颅面部骨肉瘤少见,约占全身各部位的8%,最常见于颌部,也可发生鼻窦、眼眶或颅骨等颅面部其他部位,鼻部骨肉瘤占鼻部所有肿瘤的0.5%~1.0%。
史剑波提醒说,由于鼻窦的解剖位置比较隐蔽,发生肿瘤后初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当出现症状时,肿瘤往往已经发展到严重的阶段。因此,当出现鼻塞、涕血、鼻腔内疼痛或偏头痛、嗅觉障碍、眼球突出或复视这些预警信号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切勿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