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1月康复科成立以来,她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得到了患友们的一致称赞,2019和2020两年,共获得4面锦旗,大量感谢信、微信平台感谢留言,并分别在2019年度和2020年度康复中心年终表彰大会获得最佳服务奖。
陈思珍
“医患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像朋友一样”
日本90岁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老师写过一本生活哲理小书《人间值得》,她说,她与不少患者都有超过20多年的联系,相比医患关系,他们更像是挚友。陈思珍深以为然,在她看来,“医患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像朋友一样,把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位置,用不着花言巧语,只是简简单单、设身处地地去倾听,对方就能感受到你的善意和真诚。”
这种善意和真诚,是陈思珍在工作中非常看重,也经常感受到的。
“朋友”给“大陈”的花
出院后孙叔叔的治疗虽然已经结束了,但陈思珍还时常在微信上问候孙叔叔,了解他的近况,指导他居家训练的要点。她记得最近一次视频里,孙叔叔拿着锄头给花木松土,还热情地跟她打招呼,“那一刻,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陈思珍笑言道。
世间的事,总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譬如选择“康复”这个专业,陈思珍说,幼时,好友的父亲突发中风失业,康复的过程很辛苦,好友小小年纪承担了很多。“那时我就想,我的父母也有年老的一天,学了康复是不是能有帮助?后来就毅然决然走上了康复这条路。”现在的她仍然保持初心,对每一位患者都付出百分百的真诚与耐心,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位患者:“看到患者尽快康复,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了解病人最担心什么,最想解决什么
在陈思珍看来,和患者成为朋友,耐心去倾听、细心去观察,可以很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对他们最担心的问题进行开导、最想解决的问题给予帮助。
患者陈阿姨在脑血管瘤术后,脑梗塞导致右侧肢体无力、手麻、手抖、感觉功能下降。通过上肢力量训练和感觉训练,这些症状明显改善。但陈思珍观察到“她还是焦虑”。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陈思珍了解到阿姨特别想继续练写字和游泳。给阿姨身体状况做出综合判定后,陈思珍发现她上肢可以达到了写字、游泳的要求。但阿姨恢复了写字训练后,歪着头、眯着眼的状态让陈思珍警觉。通过她的专业判断——因为阿姨术后视力受损,这样写字对她眼睛和颈椎的伤害很大,及时暂停了这一训练。
“我想着,写字训练没有满足到陈阿姨,游泳训练不能再让她失望了!”当晚,陈思珍就上网搜索游泳的专业视频,学习该如何发力,摸清陈阿姨的身体情况能完成哪些动作,第二天就让阿姨恢复了游泳训练。
心结解开后的陈阿姨康复进度快了很多,出院的时候已经能拿筷子吃饭,短时间写字,还可以在家人陪同下游泳了。
“为提高康复疗效,我们‘无所不用其极’”
在网上找视频自学游泳这类事情发生得不少,工作这些年,陈思珍练就了打乒乓球、做手工、画画、书法等多种技能。“不仅我,大家都是挺拼的,为了提高康复疗效,帮病人解决难题,我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陈思珍说,报培训班加强业务能力,申报课题发展科研,与各专科合作开展一体化康复,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
陈思珍回想起之前给一位阿姨做感觉治疗,她给对方蒙住眼睛,用刷子、毛巾、橡皮、冰、温水触碰她的手背和手心,让患者通过物品的触觉刺激辨别物品。“这个过程使我一下子想起丧失了视觉和听觉的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老师拉着她的手感受流水,然后在她手心写上‘水’的文字。”陈思珍当时觉得,自己也像一名老师,正在手把手“教导”患者生活的基本技能。
在一次工作中,陈思珍陪一位阿叔使用筷子,阿叔惊奇地发现自己过去几十年用筷子的方法是错误的,随后对陈思珍说了句“谢谢你让我重生”。“患者的褒奖和认可带给我们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使命感,如果我们不继续钻研好自己的专业,又怎么背负得起呢?!”
众多患者对陈思珍的信任让她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