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祈福新村这个20多万人口的超大型社区,负责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是祈福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这里的医务人员没有高端先进的仪器傍身,没有令很多患者慕名而来的精湛医术,没有一面面锦旗的渲染,他们日复一日,默默践行着医者誓言。何宝山医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已6年多,目前主要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面对的是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争。
几次门诊停诊、体检暂停,倾全站之力参与疫情防控
自疫情发生以来,由医务人员、公安、居委“新冠防疫三人小组”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增加的一张新名片。在祈福新邨,祈福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屏山派出所、祈福新村居委会、缤纷汇居委会组成的“三人小组”是辖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今年5月广州荔湾区和7月份的南京禄口机场新冠疫情爆发后,祈福新邨辖区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及居家隔离管理、上门核酸采样的人数在广州名列前茅。为了构筑第一道防线,在站长龚彩霞的整体部署下,祈福社区服务站几次门诊停诊、体检暂停,倾全站之力参与到防控三人小组工作当中。以何宝山医生为首的医务人员,与公安、居委“三人小组”同心协力,担当疫情防控的“哨兵”,将祈福辖区的疫情防控网织得密密实实。
肩负起总指挥重任,吃住在站里,24小时连轴转
三人小组中,卫生系统人员负责上门流调排查、居家隔离健康管理、上门核酸采样、运送密切接触者酒店隔离、每日数据上报。
作为传染病防治组的负责人,何宝山义不容辞肩负起三人小组总指挥的重任。他与上级部门无缝对接祈福辖区的疫情布置工作,每天的9点半、16点半、19点半、21点半前都要实时上报排查人数形成14个报表资料发到近10个部门,最忙的时候一天要统计近600多人的报表。同时,每天接受大量居民电话和微信咨询。因重点人群管理政策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时时变动,何宝山每天提前给小组成员培训最新的政策,常常忙得顾不上喝水、忘记吃饭。

图右白色工作服着装的为何宝山医生
由于相关部门下发的大排查数据名单需要当天清零,祈福社区卫生服务站疫情防控组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自今年2月以来,祈福社区卫生服务站已上门走访6800户,核酸采样9000多人,居家管理1980户。
何宝山曾一连数天,吃住在站里,24小时接听电话,安排人员上门走访排查、转移密切接触者至隔离酒店……因过度劳累和压力巨大,近一个月时间,体重下降了10多斤。有人问他,传防工作这么累这么苦,你怎么坚持得下来呢?他却认为这是自己的专业和职责所在。

“三人小组”祈福工作群里何宝山随时都在
此前一份网络调查显示,中国78.38%基层医生每日工作时长超8小时,其中10.14%的基层医生属于24小时时刻待命状态。基层公共卫生的工作,很平凡但很重要。尤其是疫情防控时期,各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都落在了基层医务人员身上。中国速度与千千万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的确如此,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鉴于何宝山的优秀表现,刚刚过去的中国医师节,在2021年广东祈福医院8.19医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优秀医师”的光荣称号。

右起第三位为何宝山医生
以何宝山医师为首的三人小组,战酷暑,熬通宵,只为当天的清零工作,只为跑在新冠疫情的前面,只为带来祈福辖区居民的健康平安。全站通过上下同心协力,勇于奉献,新成立仅半年多的祈福社区卫生服务站,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