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广东这一人口大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621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6.1%,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237万,预计到2025年,全省户籍人口老龄化系数将突破17%,到2030年将突破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是,同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老龄化趋势则更显紧迫。
如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环境、医疗优势,为整个大湾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尤为关键。9月20日,以广东祈福医院为依托,开创湾区养老新模式的祈福养老三期项目-祈福护老公寓新院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地带新增500张养老床位,并有望对接香港特别行政区业已进入审核阶段的“院舍计划”,为香港居民乃至整个大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医养紧密融合的养老服务。据悉,开业期间,新院推出5天试住体验活动。
实探新院:医养结合的大型康养服务中心
祈福医院执行院长张涛告诉南都记者,护老公寓新院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祈福新邨内,毗邻大夫山,闹中取静。护老公寓共两栋大楼,设500张不同护理级别的床位,分自理区、半护理区、全护理区及特殊照护区。提供多人间、单人间、套房等多种不同类型房间,并设置棋牌室、阅览室、康体锻炼室、治疗室、护士站等,以满足长者日常活动、功能锻炼和医疗保健的需求。
护老新院将适老化设计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室内室外通道无障碍;配备防滑地砖、防滑垫、多功能医疗床等符合长者人体工学的辅助设施;家具防磕碰圆角设计;走廊、房间、电梯、马桶旁随处可见适老化扶手栏杆;房间配备紧急呼叫系统等。
针对老年人较多的健康问题和照护需求,在依托广东祈福医院的强大优势下,护老新院采用独特的“1+N”模式,提供24小时医生、护士、护理员、社工、管家、厨师、安保与清洁后勤等服务,关注长者日常起居、医疗护理以及精神生活,全方位托起幸福夕阳红。
积极申请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试点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及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跨境医疗和养老成为新趋势。作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之一,广东祈福医院今年以来港澳患者明显增加,祈福护老公寓也迎来不少港澳籍长者咨询、体验。
日前在香港举办的“环球医疗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上,受邀线上演讲的祈福集团董事长、祈福医院创始人彭磷基教授表示,医疗保障是港澳长者选择大湾区养老机构的重要考虑因素,“我们以祈福医院为依托,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养老、健康产业于一体的大型医疗集团,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大健康医疗模式,并将该理念延伸至养老产业,开创了湾区养老的新模式、新布局。”彭磷基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祈福医疗集团多年来在湾区养老模式上的探索和尝试:2009年建立“医养结合”模式的祈福护老公寓;2021年建立医办养新模式即在广东祈福医院内成立护老中心,为番禺区首家医办养老中心;今年9月,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的祈福护老公寓新院对外开业。据悉,为进一步服务湾区养老事业,祈福医疗集团正积极申请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试点。解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策,为香港老年群体提供养老服务。
入住祈福护老公寓三年的香港长者88岁黄奶奶,因偶尔一次“睡懒觉”,被查房护士发现,警觉的护士按“三步识中风”进行初筛并拨打120送至广东祈福医院。果然,黄奶奶确诊中风,因为救治及时,很快痊愈出院。回到公寓后护理部又专门为其调整康复、营养、护理等措施,加上心理辅导。
“很多老人中风后都会出现偏瘫、说话不利索等后遗症,而我母亲却完全恢复如初,特别感谢公寓护理团队无微不至的照顾。”黄奶奶的女儿至今倍感庆幸。92岁澳门居民陈奶奶。其子女考察多家养老院后,这里工作人员的细心、热情打消了她们的顾虑和担心,“各方面配备都很完善,包括康养设施、娱乐设施、交通设施等。护士们和护理员都很周到、细心。”
实际上,在祈福护老公寓入住的,不仅有港澳等跨境长者,更有很多内地的建设者和奋斗者选择入住,包括归国华侨、高知分子、教授、退休院长等。张涛表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随着老龄化社会形态的加剧,国人的养老观念也悄然改变。
广东祈福医院执行院长张涛在祈福护老公寓开业庆典上致辞
今年94岁的杨奶奶,自护老公寓成立时入住到现在已十三年。几年前,她索性卖掉自己的房子,就此定居护老公寓。杨奶奶说:“以前住家里时,子女工作繁忙,大多时光与保姆度过,孤独、没人说话,而这里热热闹闹,生活有趣多了,身上的一些基础病还能得到专业护理,我就打算一直住在这里到‘最后’了。”
作为国内较早提出、实践“医养康结合”养老模式,集居家、社区、医疗三种养老形态于一体的祈福护老公寓,目前已服务超过1000名中外长者。即日起,护老公寓新院推出5天试住服务,在未来,护老公寓新院将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娱乐及保健综合服务体,以满足更多长者的养老及医疗保健需求,实现“左手医疗,右手养老”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龙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