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34岁的李小姐(化名)的家属向广东祈福医院的医生及ICU医护人员送上了一封感谢信,由衷感谢他们给予李小姐第二次生命。原来,在2月4日,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李小姐在从四川旅游返程的高铁上,因长时间久坐不幸引发了致命的肺栓塞。
患者家属写感谢信,致谢医生和医疗团队
当晚19点57分,李小姐和丈夫抵达广州南站。然而,起身不久后,李小姐突然感到剧烈胸痛,随即晕厥在地。丈夫见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外院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发现李小姐面色紫绀,情况十分危急。经过初步检查,医护人员判断这可能是肺栓塞,由于外院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满足如此危重患者的抢救需求,于是在与家属迅速协商后,决定直接将李小姐送往广东祈福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李小姐的情况急剧恶化,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外院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持续心脏胸外按压,同时争分夺秒地将她送往广东祈福医院急诊科。20点40分,李小姐被推入急诊科,此时她已无自主心跳和呼吸,全身皮肤冰冷,面唇紫绀。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赖幸桦立即开通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组织医护团队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机械通气。
经过14分钟的紧张抢救,20点54分,李小姐恢复了自主心律。然而,死神并未轻易退却,21点12分,她的心跳再次停止。医护人员毫不迟疑,再次进行心脏胸外按压及药物复苏,同时ICU、心内科、呼吸内科相关专科专家联合会诊进行抢救治疗。6分钟后,李小姐成功恢复自主心律且维持稳定。
医生团队日常查房
随后,李小姐被护送至医院放射科进行肺动脉CTA检查,明确诊断为高危急性肺栓塞。ICU主任刘云松和主治医师马雪琪迅速制定了溶栓治疗方案,并进行器官支持治疗。经过溶栓治疗,李小姐的氧合情况和循环状态逐渐改善。同时,医护团队还通过呼吸机维持她的呼吸功能,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并通过药物调节维持血压稳定。
经过ICU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李小姐的病情逐渐稳定,各项生命体征也趋于正常。最终,她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并转入到了普通病房进行留院观察。等到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后,李小姐即可出院。 马雪琪医生提醒,长时间久坐不动会增加肺栓塞的风险。建议长途出行的旅客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穿着舒适的衣物和鞋子。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