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dP3aUpmuRiHvFPmQ_s0yQ
八月十五月儿圆,万家灯火庆团圆。
随着月牙一天天变圆,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啦~
今年中秋,
发哥带大家一起品品中秋特供月饼!
| 中秋起源 |
月饼是中秋食俗,正式产生于明代,逐渐从拜月的贡品演变为节令食品。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又谓之“月夕”。因为祭月、拜月,又叫“月节”“月亮节”。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典瑞一职,称:“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古人由最初对月亮的天体崇拜,到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唐宋时期因时代的关系,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中秋已上升为民俗大节。
| 好吃的月饼在这里 |
按照地域特色,月饼可分为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和滇式月饼。
广式月饼是目前市面上卖得最多的品种,其口味有咸甜两种,馅料丰富。最有代表性的是蛋黄莲蓉馅、枣泥馅和豆沙馅月饼。
枣泥馅月饼所加的糖分并不多,枣本身就有较高的营养和甜度。蛋黄莲蓉月饼虽然美味,但是胆固醇和热量都很高。
苏式月饼主要流行于江浙沪一带,其主要特点是以猪油和咸肉等为配料,脂肪含量较高。
京式月饼特点是重麻油、口味清甜,以自来红、自来白为主要品种,馅料富含冰糖与核桃仁、瓜子、花生等坚果。
京式月饼糖分和油都较低,且馅料中的坚果含大量身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来说,是营养价值高、对健康较有益的月饼。
滇式月饼属于滇菜系,主要流行于云南地区,以云腿月饼和鲜花月饼为代表。
鲜花月饼虽然风味宜人、口味独特,但却是富含高饱和脂肪酸的点心,其中的脂肪含量可达20%~30%,且蛋白质含量较低,营养成分并不高。
新式月饼:
现在市面上的月饼口味多样,制作方式不断创新,例如,冰皮月饼、冰淇淋月饼、柠檬茶口味月饼等。“柠檬茶月饼”“小猪佩奇月饼”“小黄人月饼”等“IP月饼”也逐渐走入消费者的视线,各类新式月饼逐渐攻占月饼市场。
随着健康理念的推广,近些年开始流行杂粮月饼。
杂粮月饼以燕麦、紫薯、糙米等为原料,内馅有萝卜干、梅菜干等蔬菜,以及牛肉、羊肉等肉松,不甜不油,口感清爽。这种月饼不仅热量、糖分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对肠道有益,建议老年人、儿童可选择杂粮月饼。
健康吃月饼,远离“中秋病”
医学指导:祈福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李跃华
原则1:要在恰当的时间吃:午睡起床或晚饭后1小时
品尝月饼的时间最好是午睡起床或晚饭后1小时,而不宜早上醒来空腹食用。若是早餐想吃月饼,最好将月饼与粥、小拌菜等搭配来吃,以免出现胃肠泛酸的情况。夜晚也不要用月饼来充饥,以免加重肠胃的负担。
原则2:每人每天不宜超过一个月饼,儿童和老人酌减
不管什么馅儿的月饼,热量都在400千卡/100克左右,一个190克的广式双黄月饼有800千卡热量,几乎超过普通人一餐的能量,因此,吃月饼时要注意量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不宜超过一个月饼,儿童和老人酌减。
原则3:恰当搭配美味又健康
月饼+红酒:红酒中蕴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可去除月饼的油腻;
月饼+水果:月饼味甜,容易发腻,搭配酸味水果,如橙子、柚子、奇异果、山楂等,可以促进消化、解油腻,不要选用苹果、西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
月饼+果醋:醋酸可以调解血液酸碱平衡,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消食除积,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能健脾胃、助消化;
月饼+茶:茶叶可以解腻,助肠胃消化,减少身体对糖分的吸收,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动脉硬化,红茶、绿茶、花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月饼甘甜油腻,吃时不宜喝冷饮,以免遇冷积滞,导致恶心、厌食、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症。
原则4:特殊人群谨慎食用
月饼属于高糖高油高热量食品,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孩子,食用月饼过量或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不能进食,应酌量食用;患有糖尿病、消化道及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的人,应谨慎食用。
另外,皓月当空,家人在侧,美景、美食,怎么少了美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然而豪饮过量极易损伤脾胃肝肾,此时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解酒,不误良辰美景呢?
豆腐:要想千杯不醉,饮酒时不妨多做几个豆腐类菜肴。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食醋:醋能解酒,饮酒过量时可慢慢喝下食醋20毫升,也可吃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萝卜丝(1大碗),或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白菜心(1大碗),或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或以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
生姜:酒醉后有恶心呕吐者,可取一小块生姜含于口内,可止呕吐。
鲜橙:秋天金桔飘香,桔橙正当时。感到不适时可吃鲜橙(鲜橘亦可)4~6个或榨汁饮服。
糖茶水:饮糖茶水可稀释血液中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三豆汤:绿豆、赤小豆、黑豆各60克,加甘草12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酒精中毒症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