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献血者的年龄上限将从55岁延长至60岁,机采血小板时间间隔从以往的每隔4周改为“不少于2周”。新版的《要求》在全国“血荒”境况下推出,让人们不禁疑问:是不是因为现在血少了,就开始想办法放宽献血者筛选条件和献血频率?如此一来会否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所献血液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及广东祈福医院常务院长郑其进院长。
新规定与国际接轨
据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介绍,上一版的《要求》是2001年发布的,如今已经过去了10年,进行修改是必要的,修改结果也是经专业人士长期论证才出炉的,是与国际接轨的。修改也许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献血,但这不是修改的目的,而是修改带来的效果。不少国家或地区规定的献血者年龄上限都是60岁、65岁,甚至67岁。在我国,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0岁已不能算“高龄”。这次放宽献血年龄限制针对的人群是“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不会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所献血液的质量。
新规定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
刚刚献完血的广东祈福医院常务院长郑其进今年50岁,已连续10年参加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身为医务人员,他比常人更清楚献血对身体会有怎样的影响。针对很多人担心献血会危害健康,郑其进说,“恰恰相反,对于健康人群,合理的献血是有利于健康的。”他解释,和过去许多人营养不良不同,现在的人更多的是营养过剩,高血脂症的发病率非常高,献血可以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减轻心脏的负荷,预防心血管疾病,并促进造血系统功能提升等积极的作用。他说,“只要身体不出问题,我会一直献到60岁。”
对于机采血小板采集时间间隔从4周缩短至2周是否影响献血者健康的问题,郑其进指出,血小板在人体内的寿命是10天左右,也就是说10天后即使没有捐献也会正常代谢掉,2周时间人体已完全恢复了。
献血不适或因没做好“功课”
针对个别人在献血后会感到不适,郑其进分析,这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也可能与没有做好献血前的“功课”有关。他个人的经验是,如果知道第二天要献血,头一晚肯定不熬夜,尽量早点睡,第二天精神非常饱满。献血后立即吃早餐,多喝水或喝碗猪肝汤,都可以起到提高血容量的效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每次献血后都立即工作,丝毫不受影响。郑其进建议,如果某个阶段感到很容易疲劳、工作压力非常大、正在感冒,或大病初愈,说明身体并非“健康”,则不要去献血,这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是对别人的健康负责。
2012-07-20 南都讯记者曾文琼 通讯员李梅 段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