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祈福医院康复科华丽转身,升级为康复中心。创立时的康复科已然走在广州的前列,顺应目前医疗发展的大趋势,此次升级再启航,康复中心将开启辉煌历史新篇章。
据康复中心张中平主任介绍,新成立的康复中心包括康复门诊和康复病区两部分。门诊设有针灸、推拿、康复三个诊疗区及多个大型康复治疗区。病区设有神经康复专科、肌骨康复专科、老年康复专科等等,收治神经系统疾病、骨创伤及外科疾病、亚健康及其他疾病人群。另外,中心还设有康复治疗部,包括PT(物理治疗)组、OT(作业治疗)组、ST(语言和吞咽治疗)组、针灸组、推拿组、营养组及即将开设的辅助器具组等。康复治疗部除承担本科室的门诊、病区的治疗外,还会由不同治疗组成员组成团队“进驻”各临床科室提供服务。
康复中心目前共有医护人员79名,由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燕铁斌教授任学科带头人。燕铁斌教授为中山大学康复治疗学系副主任,曾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是国际知名的康复专家。
康复中心将现代康复与中医传统康复理念完美结合,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工作能力,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
“康复医学,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上的重要环节。如果说临床医学给人以生命,那么康复医学给生命以尊严。”张中平主任说。没有康复可能不会影响生命,但绝对影响生活质量。
以脑卒中为例。在度过急性期后,生命得以挽救,但治疗不能就此结束,康复治疗一定要及时跟上。实践表明,脑卒中发病后的半年,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且头3个月尤为重要。所以,脑卒中康复越早做越好。一般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的两三天内,就可以开始进行床旁康复。
如果康复不及时,很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痉挛、足跟着不了地、胳膊抬不起来等后遗症,导致残疾。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中风(脑卒中)的残疾率为30%,在我国这一比例则高达75%以上,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康复治疗。
据张中平主任介绍,康复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祈福医院康复医疗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心整合全院康复资源,由以往的零散发展,纳入统一管理,有利于康复技术的提高,推动医院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秉持“康复前移、全程协同、康复与治疗融合”理念,除了要树立“早介入、全过程、大康复”观念,也要聚焦重点人群,提供符合需求的、个性化康复医疗服务。比如神经康复、肌骨康复、妇科盆底康复、肺功能康复、重症康复、肿瘤康复等。
康复中心将坚持以现代康复医学为主导,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临床医学、祖国传统医学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合理、独特、高效的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燕铁斌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擅长:神经疾患、骨科疾患(偏瘫、截瘫、肢体瘫痪)、骨折、颈肩腰腿痛以及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5项,国家科技攻关子课题3项,教育部、省科技厅等项目16项。获国家卫计委脑卒中
防治工程委员会突出专家贡献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共4项,国家专利10项。主编(副主编)专著30余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培养博士后4人,硕士、博士生40人。
担任《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副主编、《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康复》副主编、《康复学报》副主编。
张中平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带教、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的急救,擅长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癫痫、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失眠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