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婴儿颌下红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风险大
9月28日,张女士在给出生22天的汝宝(化名)擦脸时发现,宝宝下颌靠近脖子的地方肿胀发红,摸起来硬硬的,一碰孩子就哭。于是,张女士带汝宝到祈福医院新生儿科就诊。
入院后,主管的张琴主治医师为汝宝进行了抗炎治疗,并进行了彩超检查,提示淋巴结感染伴脓肿形成。由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张琴邀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会诊,认为患儿年纪小、低体重,身体抵抗力弱,麻醉风险高,手术操作存在一定风险。
但如果不手术,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长期应用对孩子的肝肾功能损害较大,易致胃肠菌群失调,还会因耐药性导致以后无药可用。如果任其破溃,脓肿有可能向里向后发展,形成更大范围的播散,引起周围组织的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因此形成脓腔后,手术切开排脓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是手术切开排脓还是继续药物治疗?汝宝的父母了解情况后不知所措,四处打听治疗方法。
多学科会诊决定手术排脓,术后6天康复出院
考虑到抗生素对宝宝身体的损害,医务部又组织新生儿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等进行了会诊。经过对疾病的分析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进行切开排脓,并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和应急预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赖明主治医师向汝宝父母详细说明了孩子的病情以及治疗风险,消除了他们的顾忌,同意手术治疗。
10月9日,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王慧敏的指导下,在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赖明为汝宝做了脓肿切开引流、颈部探查,各个科室配合默契,治疗有条不紊,很快脓肿就被顺利切开引流,彻底清除了感染病灶。术后,汝宝被送回新生儿科,进行术后的治疗护理和严密监测。
手术切开排脓

术后第一天红肿明显好转出院时
红肿已完全消失
提醒:婴儿皮肤异常莫大意,及时就医
据了解,很多新手爸妈因为缺乏护理婴儿的经验,常会导致婴儿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而不自知,或对宝宝身上出现的一些红点、小包不以为意,观察不及时。
郭艳辉说,新生儿新陈代谢较快,皮肤薄嫩,需要精心护理:如每日要给宝宝洗澡,保证皮肤清洁,重点部位如臀部、腋窝、颈部、腹股沟等需要随时清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专家介绍

郭艳辉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呼吸组组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委员。
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及新生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曾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修。对新生儿疾病如窒息复苏、早产儿液体疗法、新生儿呼吸支持治疗、新生儿黄疸等的诊治有独特专长。主持番禺区及广东省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数篇。
赖明
主治医师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耳鼻喉科工作,擅长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肿瘤的规范诊治及扁桃体肥大、小儿腺样体肥大、声带肿物的诊治;对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手术经验丰富;熟悉耳内镜下中耳炎手术及头颈部肿瘤诊治;擅长头面部微创治疗及美容手术治疗。
在国内病历演讲大赛及手术演示比赛屡获佳绩,获第二届“紫禁之巅”病历分享大赛全国总冠军。
张琴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在三甲医院工作多年,曾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NICU进修。
对新生儿疾病如早产儿、败血症、颅内感染、窒息复苏、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羊水及胎粪吸入综合征等的诊治经验丰富;对儿童各种常见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川崎病、腹泻等亦有丰富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