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多年前,杨阿姨就在苦苦寻觅、她理想中的护老公寓。
10年前第一次走进祈福护老公寓,她就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住进护老公寓后,她毅然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现在,她成了祈福护老公寓“元老级”的人物——从公寓建好之初就入住,到今年已经整整10年。

93岁的杨阿姨
祈福护老公寓入口

杨阿姨最喜欢公寓周边绿化环境
早在10年前,中国就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预计10年后,这一比例仍将上升,需要照护的老年人高达4637万人。而现有各类养老床位,不过几百万张。在中国现有的养老需求高、支付能力水平低的结构性困境之下,多数养老院能做的非常有限,很多仅仅是维持着老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已。
但住在祈福护老公寓的杨阿姨看不出这种窘境——每天晒太阳、看报纸、唱歌、下棋、做手工、打麻将,还结交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住在这里,杨阿姨没有遇到传说中养老院的任何不“人性化”的方面,按她的说法,“每天的日子不要太滋润。”

打麻将是杨阿姨每天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护老公寓老伙伴送的书法作品
杨阿姨做的手工已经集成了一本册子
住进公寓之前,寻找、适应住家保姆的痛苦经历,杨阿姨试过好多次。
住进来以后,公寓里的护士长、护工和其他工作人员总呆在她身边,熟稔她的一切生活喜好、性格、饮食习惯,对她的各种生活细节也呵护备至,成为了家人一样的存在。
杨阿姨不愿意回顾过去找保姆的种种焦心,提起这里照顾她的护工反倒露出孩子一样的笑容:“她们很周到,我很满意的”。
杨阿姨讲起一件往事,当年她去看望一位住在其他养老院的好友,看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亲自去食堂排长队拿饭食,拿完还得自己慢慢走回住处,等走到的时候,“饭菜都已经凉了”。回来后她心有余悸,更觉得自己所在的公寓有多珍贵:“还是咱们这里好。”

杨阿姨所在的套房

护士们经常对阿姨嘘寒问暖,陪她唠唠家常
卖房养老,“我要在这里住到‘最后’了”
“阿姨,您打算一直住在这里,不回家也不去其他地方了吗?”
“不去了,我就打算一直住在这里,到‘最后’了!”
祈福护老公寓的好,杨阿姨如数家珍。不过得知杨阿姨卖房养老,还是有点小震撼。
杨阿姨自己的住房就在离护老公寓不远的小区。常年来儿女因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她的大多数时光是与保姆度过的。“孤独、没人说话”是杨阿姨待在家里最大的感受。住进护老公寓后,她感受更明显,多年前索性卖掉了那个冷冰冰的家,永久性住进公寓,成了热热闹闹大家庭中的一员。
“卖掉自己的房子住进来,在外人看来似乎很不可思议。”祈福护老公寓护长彭欣介绍,但在祈福护老公寓,卖掉房子过来养老的老人不在少数。因为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种人性化、贴心细致的服务,他们每周都会享受到专业医生的看诊服务,24小时在线的健康管家和护工,护士指导下的专业康复治疗......对于耄耋老人来说,他们害怕生病了无人看护,害怕突发疾病无法及时就诊,害怕半夜出事没人照应......“对他们来说实现‘老有所医’是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事。”彭欣说。
祈福护老公寓配有专门康复室、医疗室

祈福护老公寓对面就是祈福医院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实践“医养康结合”养老模式的护老公寓,祈福护老公寓成立于2009年,位于“中国第一邨”祈福新邨内,毗邻大夫山,环境清幽、交通便利。与国内首家通过JCI认证、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祈福医院的医疗资源互通共享,是一家集老年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酒店式高端护老公寓。
经过十余年发展,祈福护老公寓如今在珠三角地区名声斐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事业领军者,服务超过1000名中、外长者,包括港澳、海外归国华侨和离退休干部等,尤其可为失能失智长者申请长护险,为需要康复锻炼、有特殊养生需求的长者提供专业护理与舒心服务。
咨询电话:020-39902292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活力花园10座(祈福医院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