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欢歌从ICU病房传出
蔡奶奶沉浸在自己的歌声里
医护人员一旁打着节拍
不停夸赞
她高兴得像个孩子
谁也不曾想到,这歌声竟是从一位刚经历阑尾切除、感染性休克的76岁老人口中发出的。前一天还昏迷不醒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蔡奶奶,在广东祈福医院普通外科和ICU的合力救治下转危为安,心情大好,在ICU病房里唱起了歌,上演医患关系融洽的一幕。
危急!肠穿孔引发腹痛
腹腔严重感染
蔡奶奶腹痛难受3天到当地医院就医,被诊断为便秘后拿了通便润肠、止痛的药,但症状没有缓解,反而疼痛加重至无法忍受。
在家人陪同下,她来到广东祈福医院急诊科就医,以“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收入普通外科。此时蔡奶奶脸色苍白、症状严重,已超出普通阑尾炎范围。普通外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张永祥接诊后,随即行腹腔镜检查,“肠子颜色都变了,粪便充进腹腔,多处脾窝、肝肾隐窝化脓,严重感染”,张医生说:“报告结果为‘阑尾炎伴肠穿孔’,只有当非常严重的时候报告才直接报‘肠穿孔’的,情况非常危急!”崔东明主任综合病情、年龄、家属要求等各方情况,做出立即实施手术的诊断。

腹腔多处发脓
小创口大医术
手眼如尺扫清病源
“肠子充气扩张,空间变小,肚子肿胀,视野变窄,这给我们开展手术带来很多困扰。”张医生表示,加上蔡奶奶年纪较大,整个术程需要顾及的因素很多,多方权衡后他选择创伤较小的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手术不仅需要将病变阑尾切除,还需将腹腔显、隐各处粪便、脓液吸出并清洗、消炎,同时缝合阑尾切口及术口。而这波大动作想要通过微创实现必须提前精准到肚皮开口大小、阑尾切除位置及腹腔杂物清理范围,术前术中术后都将是一场定性、技术、实力的考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久经术场的张医生并不为此犯难。站在拯救病人的高度全力施展医技:在腹腔镜指引下锁定腹部手术位置,开了三个小口,以此为窗口展开阑尾切割,吸取粪便、脓液,清洗,消炎等手术步骤。成功切出长约8cm、直径约1.5cm的阑尾,并缝合穿孔部。令人吃惊的是,承担这些重任的三个小口最大直径小于1cm,最小直径小于5mm!“蔡奶奶年纪大,我们一直在把手术创伤降到最低值上努力。手术也非常成功。”张医生表示。

顺利切除病变阑尾
施救有策扭转残局
ICU病房响起欢歌
术后蔡奶奶出现脓毒性休克而转入ICU。当日ICU徐贞主治医师以及值班医生黎秀丹接诊。此时蔡奶奶血压低,休克状态,呼吸、循环等多器官衰竭,鉴于患者病情危重,立即展开全盘抢救,徐贞、黎秀丹医生在护士的配合下,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强效抗感染、升压、补液扩容抗休克等抢救步骤火速展开,患者生命征渐趋稳定。

图文无关
转入当晚,通过查房发现蔡奶奶尿量减少,徐医生敏锐觉察到休克继发急性肾损伤,认为早期肾替代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及毒素,以期尽快恢复肾功能。经家属知情同意后,立刻进行CRRT治疗(通过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连续、缓慢清除水及溶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替代肾脏功能)。这一步相当关键,避免了由于肾衰竭而导致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可能。在ICU团队精心的术后管理和全面照料下,蔡奶奶术后第二天便脱离呼吸机,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休克逐渐得以纠正;第三天在医护人员营造的愉快氛围下备受鼓舞,开启了“欢歌”模式,ICU病房秒变“唱歌房”!
“只是肚子痛,谁就能想到肠穿孔呢?真的是病因诊断不清就乱吃药,误人误己。幸好遇到张医生、徐医生这些技术又好、又有责任心的人,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出院前,蔡奶奶真诚地说。
徐医生表示,蔡奶奶在就医前可能已经发生肠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脓毒性休克,幸好手术及时,切除坏死阑尾,将腹腔内粪便、脓液等异物手术清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老年人身体比较脆弱,痛感神经退化,一般明显感觉疼痛时就已经是很严重了。所以建议老年朋友发现身体不舒服要及早就医,否则延误了病情遇到再好的医生也会回天乏术的。”徐贞医师提醒道。
本文指导医生

张永祥
主任助理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从事普外科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对肝胆胰、胃肠、甲状腺、腹股沟疝、血管外科、烧伤等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如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胆囊切除术等,在中华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课题研究多项。
徐贞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危重病医学多年,熟悉内科、外科、妇科等各科危重症的抢救,擅长休克、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以及重型颅脑损伤、多发性创伤的抢救与治疗,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论文4篇。
温馨提醒: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