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大小不一的结石
堆积在10cm不到的胆管
2年多来
反复发烧、腹痛、黄疸……
历经多次求医问药
2次手术都无法完全取出
李叔备受其害
李叔胆管中的大结石
2年2次手术结石取不完
“胃肠结构改变无法取出”
2019年8月,85岁的李叔不明原因出现发烧、腹痛、黄疸等情况,症状加重后到广州某大型三甲医院就医,诊断为“胆管炎、胆管结石”。此后2年的时间里历经2次取石手术,病情都没有好转,上述症状又反复出现。由于李叔之前胃病切除了大部分胃,导致胃肠的解剖结构改变,外院医生无法按正常方法进行ERCP(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取石治疗,经尝试后取石不成功。“没办法,进不去,无法取”,医生下了定论,表示无计可施。
“发烧、腹痛、黄疸......每月发作一次,动了手术也不好。一直吃药,这几年好辛苦!”如今88岁的李叔面露苦涩。特别是医生下定论之后,他开始焦虑、担忧起来。后来在朋友推荐下,女儿李小姐带着他来到广东祈福医院消化内科求助于宋鸿主任。
实力迎战冲破权威论断
30分钟7大结石成瓮中鳖
胃肠结构改变,88岁高龄,前后历经3次手术......这任何一项单独列出来都是相当棘手的难题,更何况是多者叠加。风险非常高,这也是外院不愿接治的主要原因。但医者仁心,关爱生命,宋主任秉持着崇高的职业素养力排外院权威论断为李叔治疗。“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胃肠结构改变后十二指肠乳头(胆管开口处)的位置”,宋主任表示,只要突破关键便可通过ERCP并展开微创取石。
宋主任术中取石
ERCP是广东祈福医院消化内科领先技术之一,也是目前处理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因其技术难度大,有小剂量辐射危害,对医生的技能、经验、判断等都有极高的要求,较多医院都不具备该技术、人才和条件。而宋主任已是该领域的精英,年服务量超500人次。
李叔入院后,宋主任带领陶玉珠主治医生等医护团队开展术前研讨。经过制定方案、术前准备,宋主任带领医护团队实施手术。先行胃镜检查,确定乳头位置,行ERCP,发现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约3.0cm(正常值为0.6~0.8cm)。术中令人震惊的是,短短10厘米不到的胆管,竟堆积7个大结石!最大约1.2X1.5cm!结石数量多,取出时间将延长,风险增加。但如果分两次取,则意味着李叔还要承受另一场手术……这,考验的是术者医技和担当!宋主任在团队配合下精力高度集中,步骤精准有效,仅耗时30分钟便一次性将全部结石取出!

李叔术后复查胆总管造影
显示结石已完全取干净

术后李叔状态良好,5天后出院

宋鸿主任和陶玉珠医生接受李女士赠送的锦旗
本文指导医生

宋鸿
副主任医师、科室主任
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曾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从事消化病临床研究及诊疗工作20余年,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胃肠镜操作及镜下微创治疗的各项新技术,可熟练开展无痛胃肠镜、息肉电切术、早癌粘膜剥离术、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胰胆管取石术等。
陶玉珠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消化内科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诊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曾参与国家十一五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温馨提醒: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