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分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寒。”现在,羊城的酷暑已渐渐远离,秋天的脚步慢慢临近。秋季气候干燥,不少人会出现鼻干、咽痒、皮肤干燥等症状,甚至出现秋泻等。医学专家提醒,养生保健特别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神,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皆以“养收”为原则。
广东祈福医院肾内科主任王晓光教授介绍,秋天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进入秋分节气后,咽喉疾病、心血管类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会有所增加。再加上昼夜温差逐渐变大,血管容易收缩,血压也会随之上升。因此,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应减少酒、盐、油的摄入,适度增加锻炼。
“秋天气候多变,有些人稍有不适应,病毒乘虚而入,容易生病,其中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王教授称,因为温差大,早晚比较冷,所以容易着凉,诱发气道、气管的毛病,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由于他们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气候季节温差的影响,引起感冒、咳嗽。
王晓光强调,由于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也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不少年轻人喜欢直接从冰箱里取饮料和食物吃,引发胃肠病等急性病,容易导致腹泻。”王晓光表示,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
“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疲劳过后,这时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因此人们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其次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限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王晓光表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症。其次要多喝白开水,少喝冷饮和纯净水,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运动过后喝冰冻的饮料,容易引起体内温差变化过大,导致胃肠痉挛。
■本报记者 金喆 通讯员 李梅 陈艳
http://epaper.kingmall.com/html/2012-09/27/content_8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