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界老前辈麦扬老爷子心情也倍感舒畅。98岁的他,满头银发,笑声爽朗。这段时间,一直困扰着他的多年旧疾——腹胀和双脚乏力,在不输液吃药的情况下得以缓解。而长期卧床的老伴李老,身体状况也有明显改善。而这一切的改变,缘于一个决定和尝试……
淡泊本真的新闻老兵
麦老一生不改初心,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热烈而真诚。
新中国成立前,从广州市《民族日报》、《大光报》到《广州风》三日刊,再到香港《经济导报》、《华侨日报》,他搞地下工作,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以笔为武器,以纸为阵地,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
新中国成立后,他牢记媒体人的使命,一身正气,传播新声,参与创办了《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家喻户晓的报刊,带出了一批新闻战线上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而今,近百年岁,这些过往岁月里的成就每每被人提及,麦老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每个人不过是被时代和潮流推着前行而已。精神矍铄的他,鹤发童颜,给人一种纯净温和的力量,也透露出淡泊本真的气质,这是一名新闻老兵多年历练出来的修为——慎思、乐观、平和。
他依然保持着读书、写字、出游的好习惯。虽然两耳失聪,却仍思路清晰、爽朗宽和,与晚辈谈起他热爱且为之奋斗一生的新闻行业时,如数家珍。对于晚辈的请托,也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完成。今年9月份,他还在家中为纪念省实老校长刘莲的书题字作序。

9月份,麦老在家中为书籍题字(来源:网络)
只是,人到晚年,即便是如麦老这般健朗,也难免为疾病所困扰。尤其近两年,除了自身基础疾病,麦老还饱受腹胀和慢性肺炎的困扰,肚皮又鼓又实,且只能步行十来步,长期依靠轮椅出行。为此,他不得不长时间在医院输液打针吃药治疗,不止枯燥难受,症状还一直未能缓解。
与麦老同龄的老伴李老奶奶则几年前脑梗塞,后因跌倒脑颅出血,以致瘫痪卧床,今年8月份,开始出现不能进食等症状。
“减法”治疗,遵循老年特点
得知麦老夫妇的情况后,多年至交好友给麦老推荐了广东祈福医院。这家中西医结合的三甲医院,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不仅有着舒适宜人的康养环境,更有着极具特色的中医和绿色综合疗法。
习惯了原有生活环境的麦老,大半生历经淬炼,本看淡生老病死,不愿意再折腾,但内心又实在是怕了这种躺在病床上,无止境的打针吃药的现状,思虑良久后,最终决定带着老伴过来尝试一下。
“不想总是打针、吃药。”麦老对于治疗的心愿既朴实又具体。这其实也是中医一直主张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说过: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康复中心深刻理解二老的感受,遵循老年的特点,做起了减法,力求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二老的疾病困扰,给麦老制定了个体化的中医+绿色疗法综合方案,给李老奶奶则制定了特色中医加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
根据治疗方案,麦老每天的安排规律又充实。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洗漱,上午是电疗加踩单车康复运动,下午则是中医特色针灸加推拿治疗,同时每周进行两次深部热疗,夜晚则在10点前入眠。
麦老在病房踩单车训练
在诊疗细节上,康复中心认可二老此前的检查检验结果,尽可能减少老人抽血检查的次数,减少不适感。同时,协调了相通的两个病房,让二老即便住院也能随时相处。病房有书桌,麦老在治疗之余可以看看书,写写字。

麦老在病房看书
为了解决麦老长达两年的胀气问题,医院派出针灸科张子丽主任出诊,经四诊合参、结合中医脏腑辨证,考虑麦老是因年长消化吸收功能系统差,肝胃不和、脾虚不升导致的胃肠道胀气,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利湿。
由此,张子丽主任运用了一种特殊针灸疗法——“易医脐针法”,按乾坤天地定位在神阙(脐)周依次取穴施针,针落穴位,辅以艾灸,以求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机能、畅通经络运行、恢复机体功能的效果。张主任同时在头皮处行靳三针通神、膝关节处行温针灸。

麦老在接受张子丽主任的针灸治疗
联合张子丽主任的针灸疗法,推拿科谭勇医生每天给予中医推拿,一推一揉之间,熟练而高超的手法便产生了“功”,传递着能量和信息,帮助肢体恢复活力。
低频、中频的踩单车康复运动,进一步帮助活动筋骨。“人体也像机器一样,多动才能润滑。”主治医生许秀介绍道。
康复中心邀请热疗科会诊,给予深部热疗,通过激活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得以促进炎症消退,改善气滞、血瘀、脂瘀、经络不通等系列问题。
每天下午做完推拿,麦老会很惬意地在医院康复科门诊的走廊散步。不同于公立医院的人潮涌动,这里就诊人员分流至各诊室,走廊宽敞舒适。来回一圈,麦老走上几百米还意犹未尽,“不扶着轮椅我也能走,他们不放心我。”在这之前,麦老只能在助行器的协助下步行十来步。
麦老喜欢读书写字,然而看久了眼睛总会疼痛,他一直以为是结膜炎,自己滴眼药水却一直未能缓解。然而,细心的医护人员建议他前往眼科检查,发现是倒睫。眼科给他做了小手术,拔除了倒睫。解决了眼睛的不适感,麦老又能愉快地看书写字了。他把唐诗写在纸上,一字一句念给老伴听,李老奶奶虽然认知下降,但也开始给予回复,并能顺利念出诗句,这又让老爷子惊喜不已。
国庆节期间,康复中心组织医护人员与住院患者一起庆国庆,感受祖国的强大,麦老拉着老伴的手一起参加了活动,激动之余,麦老还拿着麦克风带领大伙儿唱起了广州民谣:“落雨大,水浸街……”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麦老带了很多此前服用的药物前来住院,随着症状的缓解,经过医生评估,每天服用药物也逐渐减少了。
中医是国之瑰宝,凝聚了千年智慧,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受益于此。广东祈福医院日常接诊的患者中,受益于中医的不在少数。在感受到医院浓厚的中医文化之后,很多原本来此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也会主动向医生提出中医调理诉求。而麦老极为推崇的针灸,作为中医特色诊疗方法之一,更有着简、便、效 、廉的特点,通过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寻求人体本有的自愈能力,实现病、体参合,往往在弹指之间,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令人惊叹不已。

历史悠久、发行网覆盖全球的中文国际报章《星岛日报》11月6日刊登报道。
本文指导专家

张子丽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治疗癌前病变、肿瘤术后康复及抑郁症、不孕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及过敏性疾病等疑难杂症。
广东祈福医院专家、师带徒名中医导师,针灸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技术鉴定针灸专家,世中联自然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及世中联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在三甲医院从事中医中药针灸临床工作、科研及教学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中医理论及中医经典著作,推崇“天人合一”“未病先防”理念,重视肿瘤的预防,注重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与脏腑功能协调是健康的根本,主张治病必求于本,以扶正固本,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癌前病变,倡导肿瘤绿色综合治疗及身心整体康复。运用中医中药、针灸、耳穴全息诊治法、易医脐针、切脉针灸、黄帝内针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通元调神整体疗法等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癌性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并擅长治疗抑郁症、不孕不育症、顽固性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免疫力低下及过敏性疾病等疑难杂症。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参编著作《肿瘤绿色综合治疗》及《肿瘤热疗》等。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在线-今日头条
温馨提醒: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