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根据广州市疾控部门2014年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结直肠癌在本地常见癌症中,其发病率位居第二位,死亡率排名第三位。
自观大便 预防癌变
祈福医院肿瘤专家说,个人想要自查是否有结直肠癌的症状,可注意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如便次增加、腹泻、便秘、粪便带粘液、脓、血、腹痛为定位不确切的隐痛或腹部不适、胀气等。
结直肠癌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因为癌前病变时间较长,容易令人麻痹忽略病情。祈福医院肿瘤专家介绍,癌前病变的过程是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肿瘤性息肉(又称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的反应。据统计,80%的大肠腺瘤都会演变成结直肠癌。大肠息肉中,有些是肿瘤性息肉,约占70%~80%,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从癌变时间上看,因腺瘤导致的癌变最少需要5年时间,因此,对于及早发现癌变是有很长时间可以来预防和治疗的,也大大提高了早期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大便有信号 定期做肠镜检查
大便的习惯和形状改变,都是结直肠癌的预警信号。“警报”的内容很丰富,如出现排便不净、次数突然增多或减少,腹泻、大便变细或变扁、不规则等。有这些情况的出现,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慢性肠炎的人,应该在40岁左右就要定期做肠镜检查。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40岁以后最好也应该每年做1次肛门指检和大便潜血试验;50岁后需要每3~5年做1次肠镜检查;另外,对于大便时有出血现象,应及时到三甲医院做肠镜检查。
肠癌转移仍有治疗机会
我国结直肠癌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好发年龄比国外提早10~15岁,30岁以下年轻患者占比为11%~13%,易出现转移,但转移后仍有治疗机会。
祈福医院肿瘤专家说,发生转移也要看是哪个部位,如果转移到肝脏,通过化疗缩小病灶,积极进行三氧、排毒、热疗、营养、中医中药、针灸等绿色综合疗法,抑制肿瘤再生长,提高免疫力,之后再进行手术切除转移癌,病人仍有生存机会,结直肠癌也是恶性肿瘤中应用绿色综合疗法疗效较好的一种,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