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有1040万人患结核病,结核病仍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传染病杀手。2017年3月24日是第22届“世界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不让任何人掉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防止结核病,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结核病?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
2、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3、怀疑患了结核病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国各县(区)都设有结核病防治机构,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这些机构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
4、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时间一般需要服药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极其复杂、治疗时间更长、治疗费用更大。
5、如何预防肺结核的传播?
减少接触传染源:传染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患者应有单独的房间,房间定时开窗通风,衣服被褥经常洗晒。
减少结核菌播散:加强健康教育,不随地吐痰,对患者的痰液等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传染期在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不与他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保护易感人群:儿童、老年、医护人员是易感人群,因此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6、如何减少肺结核发病?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勤开窗通风,勤晒被褥;
调整生活作息,戒烟限酒,避免紧张、劳累等易感因素;
注意均衡饮食;
增加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预防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如艾滋病、糖尿病等;
长期使用激素者要进行医学观察;
对高发对象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
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
最后提醒大家,生活中若是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
来源:国家卫计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