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糖友在离开医院之前,医生都会跟他们叮嘱,“一次低血糖抵消十年控糖努力”、“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对此,很多糖友都再熟悉不过,到底夜间低血糖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威力”如此之大?来听听广东祈福医院专家的介绍。
专家指出,高血糖的危害在短时间内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的低血糖却有可能造成致命的打击,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在凌晨1~3点左右,多数人都在熟睡中,而此时糖友容易发生低血糖,因为是在睡梦中,若出现头晕、出汗等不适的状况很难被及时发现,如果不能做出相应的措施,就会出现危险的状况。
那么,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专家指出,一般造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是吃得太少或没有按时进餐,除此之外,过量运动也可导致夜间低血糖。此外,随着治疗的持续,部分糖友没有及时到医院复诊,对药物(胰岛素、降糖药)剂量进行调整,在用药方法不当或用药时间欠准确等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出现。
专家建议,如果之前使用的治疗方案曾经出现过低血糖的症状,应该及时告诉医生,方便医生对用药及时进行调整,可大大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专家介绍了几种摆脱夜间低血糖的办法,供糖友们参考:
1、保持生活规律,防止食物摄入不足及运动过量,尤其是晚餐。
2、做好血糖监测。除了三餐前后血糖监测,必要时要增加凌晨3:00血糖监测。
3、老糖友如睡前监测血糖偏低,小于5.6mmol/L,要及时加餐,同时咨询专家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4、不能偏信民间偏方和广告,滥用自制降糖药或擅自停药。
5、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若影响了进食,要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6、警惕晨起高血糖。不要看到早晨血糖异常增高就盲目增加降糖药物用量,这可能是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晨起的高血糖现象,不仅要及时监测夜间血糖,更要及时告知医生,合理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7、一定要让身边的人知晓病情,尽量不要独居一室,有特殊情况发生时能有个及时的照应。还应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