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党阿姨患上发病率仅有 1/100000的皮肌炎。呼吸骤停抢救醒来留下可怕的后遗症,全身瘫痪,依靠各种管子度日。为最大限度恢复身体功能,祈福医院康复团队在她醒来第5天便介入ICU康复。随后在ICF精准康复理念指导下,通过精准评定、规范治疗,采用微信随访模式指导家庭训练。5个月后,阿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党阿姨独自出行、购物
针对党阿姨的康复病例,康复中心王立银等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康复》发表《基于ICF-RS指导的皮肌炎致多器官损害重症患者的康复研究》,引起业界和康复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绝望:皮肌炎致呼吸骤停抢救醒来 全身都瘫了
2018年10月底,69岁的党阿姨突起全身皮疹,当做“湿疹”吃了不少药仍不见好转。并出现手脚无力、吞咽困难、无法排尿、呼吸困难等症状,送进祈福医院被确诊为皮肌炎,这种疾病被称为癌症的“亲兄弟”,是一组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阿姨确诊横纹肌溶解症、肝肾功能异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呼吸骤停,经抢救后苏醒。
虽然与死神擦肩而过,但醒后全身瘫痪、多脏器受损,无法自主呼吸、进食、连根手指头都动不了,需24小时躺在ICU依靠胃管进食、气管套管吸痰吸氧维持生命。
从12月5日转进ICU,党阿姨情绪一直很消极,头脑清醒,身体无法动弹,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我当时就在等死”。
阿姨放弃了自己,但祈福医院的康复治疗师们没有。12月10日,由ICU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组成的重症康复小组在阿姨病情稳定后第一时间介入ICU康复。并多次开展病例讨论会,为阿姨量身定制了康复治疗计划。
“早期介入ICU康复目前在国内比较少见。它可以及时评估救治过程对患者各方面功能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尽可能得预防患者机体功能的退化及肢体功能的障碍,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帮助。”祈福医院康复中心张中平主任指出。

党阿姨康复计划
12月19日,阿姨从ICU转入风湿免疫科,康复团队同时介入康复治疗。康复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两周根据病情变化召开病情讨论会。每一次训练,康复治疗师都会实时监测党阿姨的身体状况,再根据健康数据决定训练的时长和频率、调整治疗方案。

吸吸管训练
告别气管,告别轮椅,阿姨重新站起来了!
为帮助阿姨成功拔管,恢复呼吸、吃饭功能,王立银每天带她做堵管培训,但阿姨非常抗拒。为了安抚她的情绪,祈福医院康复科治疗师王立银详细解释了堵管训练的必要性:“直接拔管可能会造成气管塌陷、窒息等风险。”经开导阿姨坚持了下来,训练时长逐渐增加。安全堵管至24小时后,1月24日,阿姨拔除了气管,她可以说话了!
但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现在就是个废人,不如死了算了。”走了一回鬼门关,她觉得活下来就很庆幸,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很多人不了解康复治疗,不相信“动动脚动动手”就能恢复说话、吃饭、甚至站起来,党阿姨也不例外。对接下来的康复治疗表示抗拒,即使是最亲的女儿给她做了心理工作,也没能改变她的想法。
为树立阿姨的康复信心,王立银耐心用过往类似成功病例鼓励她“:您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我们,肯定能重新站起来!”
“很多来到康复科的患者都会认为自己不再是完整的人,感到失落、沮丧,这种心理挫折,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王立银说。

床边下肢CPM

下肢机器人(站立 60°)
新年1月上旬进入第二康复阶段,以心肺、运动功能恢复为主。阿姨一开始不配合康复训练,直至2月中旬,可以独立完成翻身后,情绪才转向积极:“你们没有骗我,康复训练真的管用”。

对接下来的训练她也越来越配合,在助行架辅助步行训练中,她无数次摔倒,又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
一步、两步……3月下旬,阿姨借助U型助行器迈出了第一步,当场非常感动,对着在现场指导的康复中心燕铁斌教授说:“我不用坐轮椅了,是你们救了我!”
微信随访居家康复,阿姨告别依赖
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患者身体功能康复后便结束,但ICF指导下的精准康复更关注患者的社会参与。阿姨各项身体功能逐步康复,但平日女儿要忙于工作,她出院后能独立照顾自己吗?
在 ICF 的引导下,康复治疗加入了家务、购物、社区活动等作业活动分析和情景模拟训练。
张中平主任表示“:模拟情景康复训练受场地、环境限制,相比之下,祈福医院酒店园林式的环境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场地帮助训练。”时隔半年,阿姨再次走进厨房,感觉有趣又新奇,洗菜、切菜,这些看似寻常的动作,此前是她不敢“奢望”的。

助行器辅助下洗辣椒
3月25日,经过3个月精心的康复治疗,阿姨出院了。祈福医院康复团队同时上门进行居家改造预防阿姨摔倒跌伤,ICF全程干预,通过微信随访模式,治疗师远程线上“监督”,指导阿姨的居家康复训练。

微信随访

康复团队上门进行居家改造
一个月后,党阿姨已经能独自打车出门、购物,重拾了生活信心。五一小长假,还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吹着海风踏着海浪,回想起这半年的经历,感慨万分,发了很多照片与王立银分享旅途时光。
患者能够重新回归家庭社会,享受生活,就是对我们康复治疗师最好的回报——王立银。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信息研究为一体,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临床实习基地。2019年4月15日正式获批筹备成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非公立医疗机构康复分会。
康复中心整合全院康复资源,由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康复治疗部三部分组成。门诊设有三个专科,包括康复专科、针灸专科、推拿专科;治疗部包括PT组、OT组、ST组、针灸组、推拿组、辅助器具组,治疗面积逾2000平方米;住院部包括神经康复专科、肌骨康复专科、其他疾病专科,共有床位有70张。
康复中心特聘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前任主任燕铁斌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目前共有医务人员76人,包括医师33人,治疗师27人,护士16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3名。
康复中心秉持“康复前移、全程协同、康复与治疗融合”理念,融合“早介入、全过程、大康复”观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医疗服务。
科室地址:2号楼5层
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