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癌症早已不是禁忌之谈。但在我们身边,偶尔还是可以听到有些人得了癌症,却以为发现较晚而不能治愈的消息。这不仅给病人和其家人带来了心灵、肉体上的痛苦,还会使健康人对癌症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惶惶不可终日,有一些小症状就胡思乱想或盲目就医。对此,广东祈福医院专家建议,与其盲目 “恐癌”,不如积极学习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采取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远比盲目“恐癌”有意义。
在广东祈福医院曾有这样一位患者,当他看到媒体报道称抽烟是导致肺癌的的“头号杀手”,他回忆自己三十年的“烟龄”,顿时感觉自己患了肺癌,并疑神疑鬼地套用了肺癌早期的症状于自己身上。当他感冒咳嗽、咽部炎症时,他自发地联想到可能是癌症,一直无法安心工作。于是,他魂不守舍地跑来医院咨询,并做了一番检查,结果发现只是普通的感冒。
广东祈福医院专家说,这位市民是“幸运”的,虽然未被诊断出肺癌,但抽烟确实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建议有抽烟习惯的市民最好能将烟戒掉。另外,对于这种过度害怕癌症,以致于盲目地求医问药的情况,专家认为,对癌症产生恐惧心理,这是我们对生命重视的正常表现,但是无需影响正常生活。要知道,肿瘤的产生除了许多环境因素以外,还有基因和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等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不是随随便便就会得的。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对癌症可以掉以轻心。专家指出,癌症的确是有高危人群的,这个人群年龄一般大于45岁,且有一些特征。比如有家族史:一个女性家庭中若母亲得乳腺癌,其姐妹中也有得乳腺癌,那么她患乳癌的危险就很高;其次是长期病史因素:超过八成的肝癌患者早期曾有乙肝、肝硬化的病史,而长期胃溃疡出血的人则属于胃癌高危人群;第三是环境职业因素:如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周围环境污染严重,容易患癌症。此外,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嗜酒、吸毒、情绪不良等,也属癌症高危人群。
对于癌症预防,专家指出,应该以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来接受和学习癌症的科普知识,既要重视它,又要藐视它。以良好的平常心态来面对和创造和谐生活,积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性,规避恶性刺激。最好能每年都到大型三甲医院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平日要适当锻炼身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成规律。除此之外,还可以配合相应治疗,比如肿瘤绿色综合疗法,通过现代热疗、三氧、中医中药、针灸、营养、药膳食疗、医学气功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尽可能地排除体内毒素,提高免疫力,平衡体内营养,改善心理状态。肿瘤绿色综合疗法能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癌症,得到治愈的人多了,癌症也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