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让人心生恐惧,唯恐避之不及。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直肠癌就是最有可能预防的癌症之一。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称,广州市大肠癌的发病率为34/10万,居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广东祈福医院肿瘤科专家介绍,高脂肪饮食与食物中纤维不足是大肠癌发病的最主要因素,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方式,定期检查,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偏向精细化、高脂肪,膳食纤维不足,而运动量却大为减少,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大肠癌发病率已经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专家介绍,随着人们食物中蛋白质的增多,“粗粮”的摄入比例逐年下降,结直肠癌已经被认为是典型的“富贵病”,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由于蛋白质类饮食少渣,可被消化吸收的部分较多,容易引起便秘,同时部分蛋白质消化不良,易使大肠内滋生腐败细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引起大肠黏膜发生突变。此外,肠道菌群紊乱亦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大肠癌也受遗传的影响,而非遗传性主要为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专家指出,预防大肠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势在必行,此外定期进行筛查也必不可少。大肠癌的诊断主要靠肠镜及黏膜活检病理确诊。癌症早期可通过大便潜血检查、结肠镜、钡剂灌肠、CT及肿瘤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查发现。而直肠癌中约有70%~79%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但最为普遍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确诊方式是肠镜检查。
广州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肠镜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中,约90%是早期癌、癌前病变及息肉等,而非大肠癌。对于早期癌或癌前病变(如腺瘤型息肉),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微创,创伤小、痛苦轻、治愈率高,可实现早诊早治,同时避免了癌前病变发展为癌症,达到防癌目的。对于大肠癌,可采用肿瘤绿色综合疗法治疗,能手术的在手术的基础上,辅以热疗、三氧、排毒等绿色疗法,可排除体内毒素,提高抵抗力,从而达到防复发、转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