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人们常会感觉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胃口不佳、腹胀,甚或腹痛,大便溏稀,四肢困倦。
祈福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李跃华教授说,这是因为春天阴雨多,因天人相应,潮湿的天气会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脾胃被湿困住就会出现此类症状。
健脾化湿是中医除湿的常用方法,李跃华主任推荐大家日常生活中采用食疗来健脾祛湿。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制法:
1、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
2、将洗净后的黄芪、党参放入砂锅,加清水煎汁,药汁好后,去除药渣;
3、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用文火煮成粥。
黄芪为补药之长,可补气生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可用于脾肺衰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而炒薏米和炒扁豆都是健脾祛湿佳品。
故本粥能补中益气,健脾去湿,对于春湿天气出现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尤为适宜。
指导专家
李跃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祈福医院治未病科/神志病科 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副所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国家老年病重点学科 学科带头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肌肉与骨骼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老年病:骨质疏松症、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痴呆等;治未病:健康体检、养生咨询、穴位敷贴、保健茶饮、药膳食疗、中药干预等;神志病:失眠、焦虑症、焦虑状态、抑郁症、抑郁状态等。
曾荣获:研制国家新药“疏筋通络颗粒”国药证字:Z20050627;2015中国药学发展奖骨质疏松学科贡献奖;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原发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骨折关系研究”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 5000。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专著10部。
科室电话:020-84518222转5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