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以来,
广州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拉响警报,
让很多人猝不及防。
除了确诊数字,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情绪的瘟疫”:
“每天一醒来便焦虑地刷新疫情新闻,越刷越慌”;
“长时间隔离在家感觉呼吸不畅、胸闷、想流泪”;
“稍有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很害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与病毒较量,既考验着我们的防控能力,同样也考验着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击疫情,既要运用科学的防治手段,也离不开正确的心理调节。为帮助市民朋友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增强心理“免疫力”,广东祈福医院迅速组建了以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专家、广东祈福医院神志病科(心理科)主任林勇强主任为首的,具备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团队,即日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20—84518333,免费为市民朋友提供疫情防控心理援助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度恐慌”危害不比“病毒”小
“近期疫情反扑,人们蜂拥排队接种疫苗,这其中也是有恐慌作怪。”林勇强主任指出,焦虑、恐慌产生时,常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呼吸短促或停顿、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嘴发干、身冒冷汗、四肢无力等,这些生理功能紊乱的现象,往往会导致或促使躯体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恐慌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使行为失调。
“不管我们处于多么危险的境地,都应该学会克服恐慌,不让恐慌导致我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不让恐慌损害的我们身心健康。”林勇强强调,处理好突发事件引起的焦虑、恐慌等应激反应至关重要。
硬核防控与心理战役齐下
在全力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广东祈福医院也倾力支持疫情心理防控工作,快速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启动心理援助热线服务,组织专业人员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答疑解惑。
服务对象: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防控一线医护及相关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易感人群及受疫情影响的市民群众等。
服务内容:疏导减压、危机干预、防疫知识普及、提振“抗疫”信心。
服务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
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20—84518333
拨打热线电话——广东祈福医院神志病(心理)科专业人员轮班接受心理援助热线求助。
互联网免费心理咨询医疗服务:关注“广东祈福医院”微信公众号——快捷入口——互联网医院——健康咨询——精神病科(神志病科门诊)——选择医生——图文咨询。
此次心理援助服务的专家队伍,由广东祈福医院神志病(心理)科主任,原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事业科主任,国家和广东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精神科主任医师林勇强、广东祈福医院神志病(心理)科护士长吴旭珠、心理咨询专家王姣、毛琳琳、游俊云、苏芷凌、伦铭铭等7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及专科医师组成。
专家团队将秉持“坚持公益服务、坚持专业服务、坚守伦理要求”的工作原则,在充分尊重保护市民隐私权的前提下,为市民免费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服务。针对咨询者问题给予初步解答,遇严重心理精神障碍,转介广东祈福医院神志病(心理)科实施医疗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