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起起伏伏,
惹得人心忐忐忑忑,
加之夏秋交替、高温依旧、
湿热难耐,
我们的健康面临严峻考验。
广东祈福医院治未病科胡胜林医生
温馨提醒大家:
除了要注意做好公共防护、
减少聚众等,
还需注意在高温下养生,
顺应节气养生,
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高温下宜多食粥,饮食清淡
宜多食粥:胡医生表示,热粥有很好的温养阳气作用。明代李时珍也重药粥养生,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称之“最为饮食之妙也”。从现代医学角度讲,饮热白粥,补水,补糖,补钾,正是换季最当之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饮食宜清淡:少油脂,要常吃莲子、百合、麦冬、小枣、小米粥等养心之品,或常饮竹叶、麦冬泡水或苦丁茶等。常用按摩神门、大陵穴、劳宫穴、少府穴等穴位可以补益心气、镇静安神、清心泻火的作用。
慎避风寒:中医认为高温之下,人体正气外出,故曰外实内虚。故此时调护不当,极易为寒邪所伤。从现代医学角度论,气温高时,人体皮肤微血管扩张,此时受凉易导致体温丢失,且人造环境气温对人的伤害更大。
因此,胡医生建议,高温天气下空调房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5度,室内温度不低于25度。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病者,尤其是老年人,还有寒疾患者,如女性痛经、关节退行性变者不宜长期待在空调房中。
另外,岭南多湿,水果(如西瓜、雪梨、火龙果等)以寒伤脾胃,以湿重留邪,故宜慎之。
高温下的调护,运动第一
药食同源:须选取偏性弱的药物进食,达到保健的作用。
体质差异:中医对体质的表达主要分为九种,以寒热虚实,气血阴阳,痰热瘀血等辩证。胡医生指出,人群很少有单一体质,绝大部分为多种体质夹杂,故调护时个体差异性大。
运动第一:现在的我们,外出有车,在内有空调,电脑手机不离身,想不生病都难,所以一定要运动。那么,运动是否何时何地都可进行呢?国外研究指出:高温天气,跑步的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吸入额外的空气微粒。胡医生基于时节特点和养生要点给出以下建议:运动时以清晨为宜,室外较好,慢跑、快走、散步等形式由个人喜好决定,但需要加强水份、电解质、维生素等补充调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生介绍

胡胜林
主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中国针灸协会及湖南针灸协会会员;在临床上,曾与多位名老中医跟师学习中医、中药及针灸。擅于通过中药及中医各项适宜技术结合调理体质及治疗疾病。临床上主攻从体质调理出发治疗疾病,如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胃肠不适、免疫力低下、急慢性咳嗽、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偏头痛、湿疹、痤疮、大病后康复调理及不同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膝腿痛等证。

识别二维码预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