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著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因胃癌去世,
享年75岁,
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2020年体检时
确诊胃癌到离世仅1年多。
他曾在《肠久之计》节目中
发出灵魂拷问:
“我这样的胃癌,能更早发现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曹老先生2020年8月份确诊胃癌,在之后的节目《肠久之计》中透露说:“10多年前,我第一次做胃镜,医生说情况可以,没什么问题;5年前我再做了一次肠镜胃镜,医生说我有糜烂性胃炎。但是医生又加了一句,说我这个年龄的人有这个毛病也正常。这样我就没有太放在心上。我也没有什么症状,没有胃疼、没有便血,也没有瘦。”
他有一个疑问:“我到底缺了哪个环节?有什么办法可以更早发现吗?”
正如节目中的周大夫所讲,这个问题首先与胃的结构有关。通常,贲门和胃底部分的肿瘤比较难发现,检查的时候要做“U”字形倒转才能看到全貌。曹老先生的肿瘤长在胃角,按理不是难发现的地方,这点可以排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症状,一般来说,如果肿瘤长在贲门附近,患者会感觉吃东西不舒服,甚至有咽不下去的感觉。如果肿瘤长在幽门附近,患者会有胃胀的感觉。而如果肿瘤长在胃的中间部分,如胃角、胃体,由于周围没有什么重要的组织,初期对消化的影响也不大,就会很难感觉到症状。
引以为戒:胃癌早筛意义重大!
早期胃癌的5年治愈率超过90%,一旦被耽误成晚期,则失去手术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即使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仍然很容易复发或转移。然而,我国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而邻国日本早期发现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因为日本胃镜筛查做得早。
那么,哪些人应该早筛?如何早筛?广东祈福医院肿瘤中心蔡绮纯主任提供了以下建议:
六类人群没有胃部不适也要定期做胃镜
1)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
5)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重度饮酒等)。
普通人群,建议3-5年做一次胃镜。
我国胃癌发病率一直很高,且早期胃癌80%以上没有症状,难以早期发现,有时甚至出现症状,如果不做胃镜也容易延误诊断。
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食欲减退(吃不下饭)、莫名消瘦、无力,腹痛、烧心等。
✔胃痛症状或者症状性状变化,有过胃溃疡病史突然症状加重;消化道出血(呕血、大便发黑)……请尽早就诊,警惕胃癌可能性。
更多胃癌常识,点击视频观看:
本文指导医生

蔡绮纯
肿瘤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学博士毕业。侧重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于十年前开始提出“肿瘤整体免疫治疗理论”,有效唤醒和增强患者的抗肿瘤免疫。擅长恶性淋巴瘤、头颈部肿瘤、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常见肿瘤的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在NK/T淋巴瘤的临床与科研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Nature Medicine》等知名杂志上发表文章40多篇,参与省级以上基金6个。参与多项国际、国内临床药物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