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都会加快,高温的天气不仅使人烦躁、紧张、抑郁,同时还会使人感到胸闷气短,难以入眠。随着症状的加重,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大上升。
这是因为,在天气热、气温高的情况下,身体为了散热,体表的血管会扩张,使得更多的血液循环至体表,那么相对而言心脏等器官的供血就会减少。同时,由于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血液的粘稠度也会增大。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朋友,体温调节中枢并不敏感,如果房间不通风,出汗之后又没能够及时补充水分,往往容易中暑。若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与闷热的室外频繁进出,身体调节则会失衡,这种情况极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话有可能造成猝死。
那么,夏季如何做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
第一,建议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把心脏检查列为重点项目。并且,检查不应单纯停留在心电图上,大约有一半的病人心电图正常却有严重的心脏疾病隐患,所以建议还要做进一步的专科检查,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冠心病患者,当感到心脏不舒服时,应正确使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必须舌下含服,咬碎含服起效更快,如觉得无效,5分钟后可再含一片,最多可以服用3片。如果症状还未缓解,需及时去医院治疗。另外,用硝酸甘油时最好采取坐姿,因为它会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若采用站姿服药则有发生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的可能。
第三,中风有先兆。轻微头痛、头晕、半身麻木、频繁打哈欠,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发生中风的先兆。如果不是因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而出现的,应提高警惕,早些就医,经过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会避免出现严重的中风。
第四,天热烦躁,要防止“情绪中暑”。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避免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