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张女士平素身体健康,已育有一女,但为了凑一“好”字,还是想尽办法怀孕了。然而,怀孕25周时,糖筛检查却查出她有妊娠期糖尿病。这下,张女士不淡定了……
这原本是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随着胎儿的不断成长,孕妈妈的烦恼却越来越多。妊娠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妊娠糖尿病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为什么之前都好好的,怀了孕就惹上糖尿病了呢?有什么办法来防治呢?
今天,我们就请祈福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峰博士为大家讲解一下。
医生介绍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并对甲状腺、痛风、高脂血症、肥胖、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内科杂病。主持课题3项,参编医学专著3部,发表论文10余篇。
妊娠与糖尿病之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八成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也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讲的内容。
高龄、肥胖是主要病因,祸及母体及胎儿
研究表明,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7.5%。其中,高龄妊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0岁以上二胎妈妈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 20~30 岁孕妇的 8.2 倍。这是因为,相对于年轻产妇,大龄甚至高龄产妇因为身体机能下降,新陈代谢放慢,更容易发生肥胖,而肥胖是发生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新加坡一项研究表明,过于肥胖的孕妇患病风险比体重较轻者高出2.6倍。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良,会导致严重的母体及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合并症,比如孕妇有可能会流产、早产、难产,产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加大,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增加;胎儿有可能会发生巨大儿、先天畸形、发育不良等;新生儿有可能患上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
实际上,妊娠期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首先要控制体重,不能因为怀孕就任性进补,大量摄取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使体重增长过快,一般孕期总体重增加不宜超过10公斤,以每月不超过2公斤为宜。为避免餐后血糖过高,可少量多餐,每天吃四五顿,每餐七分饱。
其次是要运动,很多孕妇怀孕后很是小心,不敢进行运动,其实早孕期过后是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的,比如游泳、散步、骑车、孕妇体操、瑜伽、上肢运动等都是比较适合孕妇的运动形式,开始可以每周3次、每次15分钟,然后逐步增加到每周4次、每次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