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秋高气爽,又到一年中最好的吃蟹时节。
作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之一,螃蟹在秋季横行于餐桌,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不能和螃蟹一起吃的食物相克的说法也甚嚣尘上。
今天,我们就邀请祈福医院营养科区俊文主任为大家解析,看看流行这些年的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区主任不但是营养学专家,还是中医学博士,她的观点可是融合中西医的观点哦~
最早说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的是东晋张湛的《养生要集》:“柿与蟹(同吃),腹痛大泻。”事实上,这并非螃蟹和柿子相克导致,空腹单独大量吃柿子或螃蟹,也会造成腹痛腹泻。
这一流传最广的食物相克组合,从现代营养学来看,这一说法也有一定依据,因为蟹中的高蛋白质与柿子中的鞣酸相遇,会产生不易于消化的沉淀物质,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阻碍消化,从而产生腹泻。但成熟后的甜柿子鞣酸含量低于0.1%,只有大量进食涩柿子才有可能发生腹泻,市民不必过分担忧。但是像老人和小孩,建议还是不要吃或者少吃。
今年的“3·15”晚会对很多流行的食物相克说进行了辟谣,其中就有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在体内产生砒霜的说法。
节目通过实验模拟了西红柿和螃蟹混合在胃肠道中消化的过程,结果证明,二者同食并不会发生砷(砒霜)中毒,而螃蟹中的砷也并不是因西红柿的加入而产生的,是原本就有的。
从食物的成分来看,牛奶中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及钙质,螃蟹主要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多种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为主,两者成分不相冲突,可以适量同食,但不要过量食用。因二者都偏寒性易伤脾胃,富含的蛋白质对人体来说为“异体蛋白”易过敏,最好分开食用,吃螃蟹3~4小时后再喝牛奶,或者喝牛奶1.5小时后再吃螃蟹。
专家介绍
区俊文
祈福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肝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疲劳综合征、单纯性肥胖、便秘、复发性口腔溃疡、痤疮、黄褐斑、失眠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