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现今资讯发达的年代,
每个肿瘤患者或家属都意识到营养进补的重要性。
但真正掌握“肿瘤营养”的人还是不多,
能做到正确补充营养的又少之又少。
祈福医院营养科营养师习文韬说,
肿瘤患者的营养需求始终贯穿整个疾病进展,
最好分辨清楚谣言误区,再对症处理,
否则有可能使生活质量和抗肿瘤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那些关于进补的“谣言”,专家给您辟谣啦!
现在大家对网上的抗癌食物趋之若鹜,虫夏草、海参、灵芝等都是肿瘤患者的必备食品。习医生主张:无须迷信这些无稽之谈,要具体“食物”具体分析。
例如:有些海鲜“发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反而有利于肿瘤患者康复;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海鲜佳肴,可以适当食用改善下口味,但综合其价格及营养成分,还不如鸡蛋;备受热捧的冬虫夏草,常常被曝出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新闻,不能确保来源安全,不如不吃。
谣言二:化疗后营养不良,要多服用滋补名品?错!
很多人认为,生病了身体特别虚弱,尤其化放疗、手术以后。体虚要补,营养不良更要补,一味进补准没错。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习医生强调,当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时,滋补品其实作用不大,甚至可能耽误营养治疗的最佳时机。正确做法是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营养师及临床医生的帮助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如何科学补身子?专家有“招”!
对于能够经口进食的患者,习医生建议可以采取均衡饮食的膳食模式来强化营养。
遵循“三多”、“三少”和“三搭配”的原则,多吃蔬果、杂粮、豆类;少糖、盐、动物脂肪;荤素搭配、粗细、红白肉,可以到达强化营养的目的。

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关键词:全程管理、安全评估、精准营养干预
临床研究表明,40%-80%的肿瘤患者合并营养不良,以肿瘤内科治疗和放疗患者为主。具体表现为脂肪、蛋白质储存显著下降,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者甚至出现器官衰竭。
如果患者体重指数(BMI)<18.5,或最近几个月体重明显减轻、近一周食量明显减退,则营养不良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这部分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来说,单纯的营养支持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应该进行营养治疗和干预。
如何实施精准营养干预?
他们会综合病史、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对患者的营养代谢、机体机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再通过营养宣教、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手段,给患者提供及时的营养支持,从而达到科学进补的目的。
下面7大肿瘤患者,营养师喊你来做营养治疗!
·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肿瘤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代谢治疗;
·肿瘤患者肠功能修复、维护性治疗;
·非手术适应症癌性肠梗阻肿瘤内科诊治;
·癌性恶液质逆转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的减症治疗。
习医生建议,营养治疗越早进行效果越好,越晚效果越差。肿瘤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向营养师咨询,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营养干预和治疗。
祈福医院营养科
科室负责全院住院患者营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常规每日营养查房、营养会诊,开展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进行营养咨询、营养宣教、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及营养配置工作、各种治疗膳食的设计、协助饮食制作部门进行食谱的编写及检查食品质量与卫生,满足临床对营养治疗的需求,并在2号楼5楼设有营养门诊,为门诊患者提供营养诊疗服务。
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