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是否怕看牙,与家长教育有关
据邓红介绍,有个小朋友在她那儿看牙近10年了,因为他的妈妈是美国人,非常重视口腔健康,从他3岁起,妈妈就带他定期来看牙,不管有没有问题,半年看一次,“4个孩子都是如此”,如果有时孩子抗拒,她会把孩子抱在怀里检查,治疗时会给他们讲动画片的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现在,孩子们都很习惯做口腔检查。
相比之下,有些家长平时不注意孩子的口腔健康,出现问题后就拉着孩子来看牙,也不管孩子的情绪和接受能力,要求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若孩子哭闹,不是好好地安抚,而是粗暴地训斥或打骂。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他更加惧怕看牙。
家长四要四不要,实用建议学起来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不惧怕看牙?邓红和江惠玲医师通过自己在临床中的观察和与众多家长的交流,总结出了“家长四要四不要”,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爸爸妈妈都看一看,学一学,孩子看牙不哭不闹!
家长四要
要帮助孩子养成牙齿保健的习惯
孩子第一颗牙萌出之后,就带他们去医院检查口腔,增加接触牙医的机会,让孩子逐步熟悉牙科的治疗环境,让他体会到看牙并不难,也不痛苦。让牙科医生教他们如何刷牙,缩小和牙医的距离。不要等到牙痛到忍不了再带孩子过来,疼痛和不安会让孩子更加恐惧。
要信任医生,给牙医树立正面形象
家长相信医生,孩子才会相信医生。“这个医生阿姨/叔叔好厉害的,会把你牙齿里的小虫子捉出来,牙就不疼了!”让孩子知道牙医是帮助他的。
要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看牙前,可用牙齿绘本讲解牙齿的故事,或用相关的动画片对孩子进行就诊前教育,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家长也可在家里让孩子躺在腿上,模拟看牙的过程,让孩子熟悉诊疗过程。这种游戏式的教育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要陪伴在孩子身边
孩子看牙,家长最好要陪伴在身边,尤其是第一次。无论孩子表现的多勇敢,心里还是会有些忐忑不安,这时有家长在身边他会安心很多。但不要多人陪同,只要留一个孩子最亲近的家长就行。学龄儿童看牙时家长可适当放手,在候诊区等候,以免形成依赖。
家长四不要
不要恐吓
去看牙医前,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看牙的不适经历,不要用“拔牙”、“钻牙”、“打针”等吓唬孩子。在孩子哭闹时,不要说“我不要你了”,更不要打骂。
不要太激进
有些家长或许因为工作忙,就一次要求孩子看两三颗,甚至更多的牙齿,根本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就算哭闹也要一次性搞定。这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一想起看牙就害怕。
对于平时没看过牙的孩子,家长不能太激进,要照顾孩子的情绪,循序渐进。第一次看牙时,最好让孩子做主,只看一颗症状最轻的牙齿。
不要讽刺孩子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长了蛀牙,却不会表达。“多吃糖对牙好呀,看长蛀牙了吧!” 对于大孩子,听了这样讽刺性的话语,会伤心难过,甚至引起逆反心理,不愿看牙。
不要比孩子还怕
有些家长看孩子做治疗时,比孩子还怕。“哎哟,好痛的吧!”在旁边说个不停。看起来家长是心疼孩子,实际上这样除了让孩子更害怕外,没有任何好处。孩子可能原本并不觉得有多痛,听了这样的话后就觉得治疗很难捱了。
医生介绍

邓红
主治医师、正畸专业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肌功能正畸认证医师。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儿童错颌畸形早期干预、青少年错颌畸形预防与阻断治疗、成人错颌畸形的隐形矫治及固定诊治,在牙体牙髓及牙体美容修复方面亦有丰富临床经验。
鄂婷婷
主治医师、儿童牙病专业
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从事口腔医疗工作多年。擅长各种龋齿、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疾病、简单阻生齿拔除以及前牙美学修复、牙体缺损固定修复,尤其对儿童牙病的诊治及预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江惠玲
医师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完成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擅长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病、儿童牙病、口腔黏膜病、阻生牙拔除,熟练掌握牙体缺损、牙齿缺失的修复、前牙美容修复,牙齿缺失的活动义齿修复。
口腔科地址:1号楼3层
咨询电话:84518222转83400